•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南大街街道“十四五”发展构想及2021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014119686/2021-00001
组配分类:规划、计划、报告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南大街街道
产生日期: 2021-02-04 发布日期: 2021-02-04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十四五”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南大街街道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勇争一流、耻为第二”的常州精神,以“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的钟楼实践,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党的建设为引领,让城市经济迸发新活力,让老城厢复兴散发老陈香,让城市环境焕发新气象,让民生福祉激发幸福感,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南大街街道“十四五”发展构想及2021年工作计划
 

“十四五”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南大街街道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勇争一流、耻为第二”的常州精神,以“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的钟楼实践,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党的建设为引领,让城市经济迸发新活力,让老城厢复兴散发老陈香,让城市环境焕发新气象,让民生福祉激发幸福感,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十四五”时期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党建引领提升新动能。发挥党建引领“乘数效应”,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特色化、品牌化、规范化水平,积极开展“党建+”系列行动,走出党建与经济互促、与民生互联、与治理互补的新路子,将党建优势融入发展之中,不断释放新动能。

——城市经济迸发新活力。打出城市经济提质扩量“组合拳”,狠抓“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形成项目、资本、人才等资源集聚的强磁场;聚焦消费升级,更新载体建设,培育楼宇经济、网红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等新兴业态。城市经济引擎走向多元化发展,“龙城第一商圈”迸发新活力。

——老城厢复兴散发老陈香。突出系统谋划、统筹兼顾,老城厢复兴做好旧貌保护与改造更新的有效衔接、内涵挖掘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百年品牌与现代商业的相融共生,打造“老而新”的城市形态、创树“老而乐”的城市地标、厚植“老而美”的城市记忆,使得老城厢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老陈香。

——城市环境焕发新气象。城市品质由“精细”向“精致”转变,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完善基础功能设施、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城市生态呈现出优美整洁、绿色宜居的新气象。

——民生福祉激发幸福感。更新发展理念,积极引进社会组织、民间力量参与民生事业;盘活基础资源,打造社区工作品牌;把握关键需求,开展住有优居、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善养的民生实践,实现辖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倍增。

为实现以上目标任务,2021年,街道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立足精准定位,提升经济工作新水平

以资源整合为切入点,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商业转型为主线,以业态提升为抓手,推动中心城区的传统商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坚持项目为王,以重点项目建设支撑发展、保障发展。围绕2021年度申报的碧桂园文商旅城市中心建设项目、绿地·运河天地公园街区MALL项目、常柴技校地块整治更新项目、巨猫娱乐文化项目,强化领导挂钩联系区重点项目制度,实行定期走访制和专人负责制,帮助协调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矛盾解决,促进项目早开工、快建设。立足城区楼宇集聚群,转型挖潜楼宇经济,做精做细楼宇服务。研究制定楼宇经济升级版扶持政策,积极引进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知识产权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教育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加强服务精准供给,打造总部经济。结合金谷大厦下沉资产,打造“智汇园二期”园区升级管理平台,实现智汇园—金谷大厦区域化创新创业联动,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以点带面突破街区招商瓶颈,做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的外引内育工作,推进青果巷旗袍文化广场项目、常州新东方教育管理公司项目、NIKE旗舰店项目等储备项目落地,形成新兴产业的集聚效益和溢出效应。

(二)坚持规划引领,释放老城厢复兴新动能

立足现有的资源禀赋,高起点对业态、交通、景观、文旅等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打造一片片有腔调、有特色、有文化、有品位的老城厢复兴版图。重点做好南大街商圈四大节点复兴:一是积极引入第三方对莱蒙北区进行业态再定位、环境再提升、品牌再招商,充分利用轨道交通地下空间打通与北大街、泰富百货接壤的地下空间,形成莱蒙北区、泰富百货、大庙弄、新世纪互补共生的“黄金十字路口”。二是充分利用南大街步行街南区紧邻青果巷、南市河历史文化地段的区位优势,探索打造集联合办公、商务休闲、餐饮美食为一体的复合功能区,形成“创业+商业”复兴新模式。三是推动西瀛里转型升级,引入创意元素、植入潮流文化,形成时尚轻吧、小型书吧、小型 K 吧、微型秀场等时尚空间,打造成潮流前卫的网红打卡街和年轻人向往的“不夜街”。四是推进篦箕巷—吾悦国际“古今融合区”建设,加快篦箕巷综合整治工程,优化吾悦国际周边商业氛围,结合“古运河水上游”沿线尝试设置灯光秀,点亮篦箕巷周围的运河景观和文亨桥、明城墙、毗陵驿等文化古迹,真正做到新老并秀、古今交融。通过四大节点改造,以点带面进一步促进老城厢商圈复兴。

(三)注重统筹兼顾,开创建设管理新局面

对标“管理明星城市”的要求,提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以精细化、智慧化、网格化,全面提高建管水平和能力。高质量推进老城厢建设。按照市、区老城厢办的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加快推动大观楼片区、西直街历史地段片区项目的实施。大力实施吴家场公寓、碧霞弄、城中苑、广化里等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吊桥路、东下塘等精品道路建设。高水平提升城市管理。以“绣花功夫”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上持续发力,以城市长效管理为抓手,重点城市环境美化提升、车辆科学规范停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等专项行动,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痛点、难点问题。高标准抓好物业管理。持续推进党建引领物业管理;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推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和电梯加装工作;组织做好金色新城、鹏欣丽都等小区业委会换届工作。持续做好大板房治理后续工作,组织好搬迁居民选房,关心在外过渡高龄老人,让民生工程真正让居民安心、暖心、放心。

(四)坚持服务为先,助力民生事业新发展

坚持服务优先,努力构筑政府公共服务、居民自我服务、社会组织服务、公众志愿服务相衔接的多元服务体系。整合优化窗口服务。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审批服务一窗口的运行新机制,做到“部门围着窗口转,窗口围着群众转”。通过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严格履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跟踪落实制度,做到所有事项“简便办”。强化社区品牌建设。以培育“一居一品”为抓手,按照“特色鲜明、区域领先、成效显著、居民满意”的要求,开展社区特色服务品牌建设工作。探索社区“微自治”创新实践,从活动、项目等入手赋予党群服务中心新内涵强化社区建设。探索多元养老服务。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悦心为老机构、爱慧助老等企业,拓展为老服务项目。紧扣退役军人工作“五有”标准,计划在1到2个社区试行并推广社区服务站建设。

(五)优化体制机制,推动社会治理新进步

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抓好体制机制优化和服务质量提升,积极探索治理新路径,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党建引领网格化社会治理,结合机构改革和人员下沉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健全考核体系,使工作重心向网格倾斜、工作成效从网格体现。推动网格员队伍工作规范化建设和警格网格一体化建设,合力党建引领、合力信息采集、合力隐患排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守住重要节点,以约谈促稳控,以预防促稳控,常态化抓好信访积案排查化解。扩大和深化平安公寓项目建设成果,增加平安公寓项目数量,提质平安公寓建设成效。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效,持续发现、整治安全风险隐患,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事故,全面提升辖区安全水平。着力提升综合执法质效。选优配强基层执法力量,优化执法队伍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和服务有机统一,执法、监管和整治同步联动,更好地推动中心商圈打造成为管理有序、精美高效的城市会客厅。

(六)凝聚发展合力,构筑党建工作新优势

把方向,引领党建工作新常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为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强化政治引领。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强化组织建设。持续推进党建品牌建设,用好新落成的许巧珍工作室、南大街365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服务覆盖。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运用好《支部一本通》,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完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用好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党建+网格”的工作阵地,鼓励党员加入网格员队伍,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务实效,开拓干部工作新渠道。加强社区书记的培养,结合“两委”换届,采取从街道机关党员干部中选派、选拔任用社区年轻后备干部等方式,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者综合素质。围绕深化机构改革成果,建立适应新形势的考核机制,新增干部“实录”,形成“过程管理、动态评定”的绩效考评机制,确保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有机结合,有效激发干部实干热情,推动街道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展中层干部队伍梯队建设,把激励担当作为贯穿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重视培养挖掘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适当“压担子”,在艰苦奋斗中“磨性子”,促进能力与职责相适应,把干部的“吃苦指数”变成人民的“幸福指数”。精准化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以解决工学矛盾问题为切入口,以提升干部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任务,精准化、个性化、差异化开设干部教育培训,真正实现补短板增质效。强化队伍建设。勇创新,构建宣传工作新格局。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主旋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控,不断提高党的领导力、号召力、凝聚力。加大与市电视台和省级媒体的合作,及时宣传老城厢复兴中南大街的新作为,展示南大街街道精神状态,唱响好声音。明要求,启动纪检工作新征程。强化正风肃纪。配合做好社区巡察工作,落实反馈问题整改,做到责任落实到位、整改措施到位、问题解决到位。严格落实“四责联动”机制,通过责任落实、责任到人、责任监督、责任追究,形成并优化“知责明责、履责督责、述责问责”责任闭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结合廉政案例剖析,突出党纪党规学习、丰富廉政教育形式、打好廉政教育组合拳。坚持严在日常,抓在经常,发挥好近距离、全接触、常态化的优势,紧盯重要节点、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做到监督执纪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对问题线索不查清不放手、不查实不放过,实事求是运用“四种形态”,做到严格执纪执法,精准有力问责,净化政治生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