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北港街道“十四五”时期工作思路
索 引 号:014128806/2021-00010
组配分类:规划、计划、报告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北港街道
产生日期: 2021-06-17 发布日期: 2021-06-17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今后的五年,北港街道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党建引领、产业提质、环境提升、惠民提标、治理提档工程,把北港街道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主要目标是: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强化服务管理、招引培育特
北港街道“十四五”时期工作思路
 

今后的五年,北港街道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党建引领、产业提质、环境提升、惠民提标、治理提档工程,把北港街道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主要目标是: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强化服务管理、招引培育特色产业,全面激活街道经济发展动能;城市品质面貌持续提升,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实现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质双提升;社会治理成效持续彰显,深化“三全三挂钩三级考评”的网格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基层治理创新新突破。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强势推进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新跨越。加速腾笼换凤,盘活土地资源。不断提升街道土地利用效率,大力整合闲置资源、厂房,加强对存量低效工业用地企业的综合评效,到2025年腾让土地2000亩,为含金量高的企业腾出空间。推动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实力。抢抓“互联网+”发展先机,以华东云计算基地、常州科技街为主要载体,注重培育研发平台和研发机构,加强产学研对接,专利申请,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数据产业的总部与头部经济、独角兽与小巨人的集聚高地。至2025年新增省重大装备首台(套)产品10个以上,新增省智能车间15家以上。聚力招大引强,厚积发展动能。聚焦“两新一智产业”中新一代智能穿戴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培育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小巨人”企业。到2025年,打造北港50强,其中,龙头企业10家,高成长性企业20家,行业“隐形冠军”企业20家。深化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扶持配套,提升产业保障,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各类扶持项目,统筹用好各级各类政府资金、创业投资,创新政府资金支持方式;汇编《惠企政策一本通》,为企业搭建全面系统的政策申报咨询平台,帮助企业迅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政策,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推进工业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推进“一网五员”服务队伍,落实“四色四访”服务机制,从“坐等上门”转变为“主动敲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加速推进城市建设,打造生态宜居新气象。推广“精品街”。推广“一府一园”精品街区模式,加快推进星港路、玉龙南路、棕榈路的市容提升改造,以城市长效管理为抓手,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北港区域内市容形象整体跃升。创新“路长+片长”的快速响应机制,建立“你呼我应,三级处置体系”,彻底疏通城市管理的难点痛点,努力形成“勤巡查、随时呼、及时应、迅速到”的高效管理节奏。装扮“新面貌”。实施童子河及后塘河沿线绿化进行工程,贯通古运河—童子河—后塘河—龙江路生态绿廊,形成活力绿环。到2025年,全面完成安置房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重点整治提升小区绿化空秃、消防隐患、道路破损、外墙脱落等问题;加大智能化设施投入,进一步提升小区智能化水平。更新辖区内垃圾中转设备设施,建成垃圾分类市场化运营机制,落实小区、单位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启动北港老街危旧房拆迁、群租房清理,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品质。做好“水文章”。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河长制”为总抓手,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保好水、治差水”为重点,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使水质稳定在Ⅴ类以上;打赢梧桐河、后塘河水环境治理及北区防洪除涝综合整治攻坚战,全面提升北港区域水环境质量。

3.着力增进民生幸福,开创幸福北港新局面。社区建设更有成效。推进茶花路社区、丁香路社区的成立以及玫瑰路社区筹备组等社区筹建,进一步优化基层治理基础;深化“1+6”社区多元协同善治体系,统筹协调社区、居民、政府、商家、社会组织、共建单位等社区资源,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将区块链思维融入社区治理,建立常态性居民、组织自治“积分制”,打造“基础网格+积分治理+云端服务”的基层自治样板,联动居民参与,打造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公共服务更有成效。深化9037养老服务体系,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快民生服务项目建设,推进钟楼区集中治丧中心、钟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北港街道全民健身中心的投入使用,完成童子河幼儿园等学前教育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丰富属地教育资源。人文提质更有成效。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滋养行动,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挖掘阐释,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留得住根、走得了心、叫得响名。围绕“人文北港”“康养北港”融入童文化、大运河文化、非遗文化和体育设施的完善,实现“幸福北港乐享生活”,进一步提升“港”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强化社会治理创新,营造和谐发展新环境。智慧治理手段进一步创新。加快推进“智慧北港数据港”建设,丰富“区块链”技术在网格化治理中的应用场景,着重发挥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作用,进一步指引城市精细化管理路径。到2025年,完成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四全”北港大数据库建库建模工作,实现“社区数据库”“企业数据库”“综合执法数据库”“城市环境数据库”“四库”融合。网格化治理成效进一步提升。巩固“三全三挂钩三考评”网格化治理基础,提升“四网入格”叠加优势,构建社区网格员、楼道长、网格民警、网格城管、物业、志愿者“六方联动”机制,进一步细化网格内各类主体工作职责,聚焦发现问题,聚力解决问题,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全面推广梧桐苑、松涛苑试点社区“网格+网络”“智慧+智能”的“双网双智”治理模式,集成智能人脸识别门禁、智能车辆管理、智能车库等功能模块,构筑保障居民美好生活的“信息智网”。“平安北港”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长效机制,防范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强化维稳要素保障,进一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持续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大力化解信访积案,力求信访“减量退位”。“十四五”期间,全面打造的“天眼”监控系统,实现对全区域范围、各重点地段的动态监控,提升辖区整体把控能力、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事件处理能力。

5.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提振实干担当新形象。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注重反腐倡廉,强化党内监督,严肃查办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加强对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教育,确保在重大问题上态度鲜明,在关键时刻经受考验。持续筑牢基层组织堡垒。依托北港街道党员义工集市,提供便民利民类、扶贫帮困类、青少年服务类等八大类服务项目,加快党员群众因需融入,解决党员活动无去处、群众需求无响应、共建资源无整合等现实问题;通过加大源头培养力度、开展“生力军”实岗锻炼、老干部“传帮带”等方式推进老中青梯次培养,解决街道干部中间力量配备不足问题。持续把牢意识形态方向。注重舆论引导,广泛利用新闻、报纸等主流媒体和遇见北港微信公众号,宣传党的主张以及街道在社会事业、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弘扬先进事迹,凝聚发展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