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钟楼区司法局2021年第三季度总结和第四季度计划
索 引 号:014119547/2021-00017
组配分类:业务工作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司法局
产生日期: 2021-10-18 发布日期: 2021-10-18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钟楼区司法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思想指导,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回头看”为工作抓手,结合“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社会治理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三季度工作总结一、在“谋”字上下功夫,持续推进依法治区(一)谋长远与当下。研究制定《法治钟楼建设规划(2021—2025年)》和《中共常州市钟楼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明确法治钟楼建设的任务书和路线图,推进各
钟楼区司法局2021年第三季度总结和第四季度计划
 

钟楼区司法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思想指导,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回头看”为工作抓手,结合“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社会治理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

三季度工作总结

一、在“谋”字上下功夫,持续推进依法治区

(一)谋长远与当下。研究制定《法治钟楼建设规划(2021—2025年)》和《中共常州市钟楼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明确法治钟楼建设的任务书和路线图,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深化法治建设研究,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高质量推进常州法治建设”课题研究活动,选送课题6个。

(二)谋新意与实效。建强村(社区)法治队伍,在全区选聘“法律明白人”737人,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配备率达100%,壮大“援法议事”主体。在村(社区)广泛开展典型培育,涌现出“晓婷说事广场”“‘Q2有你’民生家园议事厅”等一批好的经验做法。永红街道锦阳花苑社区获评全省首批“援法议事”范例。

(三)谋思路与办法。建立信息工作审批机制,确保信息报送的真实性、有效性、精准性。健全考核奖励制度,将政务信息纳入《2021年度钟楼区基层司法所绩效评价标准》,作为各板块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制定《2021年常州市钟楼区司法行政系统信息考评细则》,将信息任务指标分解到各科室(中心)及8个司法所,每月进行情况通报,激发全员争先创优。截止2021年8月,信息录用得分共167分。

二、在“深”字上下功夫,持续建设法治政府

(一)深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召开全区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邀请市局执法监督处处长袁青林现场指导,了解区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卫健局、医保分局、行政审批局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进展,并及时跟进永红街道、荷花池街道“免证办”试点工作。开展重点领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活动,对5家部门行政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形成书面通报反馈。召开2021年度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和综合执法业务培训班,特邀区政协副主席、江苏东晟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旭东、市司法局执法监督处处长袁青林及区城管局、市监局、应急局、民宗局、教育局的业务骨干进行专题授课。

(二)深化复议应诉质效,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今年以来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8件,目前已办结30件(维持15件、驳回3件、自愿撤回6件、确认违法3件、撤销3件),按时办结率100%,其中直接纠错数6件、直接纠错率20%,实质性化解数(包括以调解、和解、申请人自愿撤回等终止方式结案的案件数)6件、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6件,实质性化解率20%,均已实现网上公开公示。积极报送行政复议优秀案例、优秀文书评选,上报的(2020)钟行复第13号行政复议决定书获江苏省优秀行政复议决定文书评选三等奖。

(三)深化行政决策审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严把区政府文件及合同审查关口,充分发挥法律参谋助手作用,共出具法律意见书30余份,审议区政府常务会议议题50余件,每月报送合法性审查案例。开展文件专项清理行动,配合区发改局会同政府办全方位排查钟楼区招标投标领域规范性文件,配合区人大开展涉及计划生育内容的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加强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管理维护“江苏省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平台”,做好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管理工作。

三、在“实”字上下功夫,持续保障中心工作

(一)踏实谋发展,助推创新驱动。结合“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筹谋划法治钟楼建设各项工作,依据中央、省委、市委相关决策部署,起草《钟楼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以及“八五”普法规划。打造“法润钟楼·公益普法直通车”、“法治积分”兑换活动,为群众开展法律服务,相关做法被学习强国、《法治日报》、《江苏法治报》、江苏政法、江苏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广。扎实做好中秋、国庆、全运会等重点时段安保维稳工作,向镇、街道司法所发放《关于在全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的通知》,强化重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基层人民调委会主动介入,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二)扎实抓保障,打牢基础建设。根据全区各司法所实际情况,结合各所达标建设申报,开展司法所分类达标建设,确定建设2个大型司法所、4个中型司法所,2个小型司法所。根据《江苏省司法所分类建设标准(试行)》的具体要求,制定推进计划表,从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体系建设、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标找差,完善硬件、软件的配置,争取在11月份市局的验收中全部达标。

(三)务实促振兴,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一是深入推进复议体制改革。成立钟楼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专班,定期开展行政复议改革工作推进会,做好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统筹规划工作,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向镇(街道)、区各有关单位征求《常州市钟楼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积极对接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机关事务局,沟通协调挂牌、增编以及经费、场所等相关改革保障措施。二是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根据省厅复函、市政府批复,起草《常州市钟楼区关于在(镇)街道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下一步提请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初步形成《常州市钟楼区在镇(街道)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目录清单》,列明下放事权115项。印发《关于拟公布镇(街道)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事项目录清单的通知》,请区级下放事权部门、镇(街道)提前做好相关工作的衔接和落实。转发《常州市镇域综合执法格式文书规范指引》,规范镇(街道)执法文书格式。

四、在“新”字上下功夫,持续优化法律服务

(一)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制定《钟楼区区级机关单位普法责任制“三单一书”制度》,将“三单一书”相关情况纳入对各部门年终综合考核内容。根据各单位报送的普法责任清单,向有关单位发放普法重要工作提示单、普法重点任务督办单并及时反馈。推出法润钟楼“漫”说民法典短视频32期、“法润钟楼·青少年公益普法线上专题”系列动漫微视频已推出10期。组织全区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职工网络学法考法活动等答题活动,在7月份中国普法微信组织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网络学法活动”中,荣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内法规专项答题活动”组织奖。截至目前共报送普法信息131篇,录用25篇,报送优秀案例13篇,报送法治文化作品162部,被法润江苏网录用5部。

(二)提升服务供给新动能。建立与钟楼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服务产业园,已为我区成功1家PKF咨询公司、市律师协会、司法鉴定中心,整合区属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打造钟楼科技法律融合街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服务民生工程,截止9月24日,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各类援助案件675件(其中民事435件、刑事240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近216.2万元,窗口接待咨询1183人次,12348热线接待咨询4781人次,驻法院值班窗口接待咨询1966人次,驻检察院认罪认罚案件办理513件。全区村(社区)法律顾问配备率达100%,区法律顾问按照“四个一”的要求,第三季度共开展现场咨询坐班214次,开展法治讲座44次,覆盖人群3134人;参与矛盾纠纷调处99起,涉及金额201.2万元;提供起草、审查民事经济合同、接受委托参与项目谈判等非诉讼服务91次,涉及金额312.69万元;为村(社区)重大经济、民生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决策提供法律意见87次,涉及金额110万元;处理涉及村(社区)的重大敏感性、群体性案件(事件)7次。通过电话、微信、微信群等接待来电来访咨询群众230人次。

(三)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积极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创建申报第八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邹区镇杨庄村法治文化广场、第二批“法治文化特色园”——西林街道法治文化特色园、第三批“大运河法治文化品牌项目”——新博智汇谷,推动法治文化阵地进一步横向拓展、纵向延伸。运河五号法治文化长廊、钟楼法治文化街区(环绕钟楼区政府)两大重点工程预计今年内完工。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在全区范围内选取14家村(社区)开展“建示范法律直播间、示范法律书屋、示范普法阵地、聘示范法律直播员、示范法律明白人”示范活动,并纳入全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民生项目。截至目前已建9个示范法律直播间、14个示范法律书屋、10个示范普法阵地、聘3名示范法律直播员、14名示范法律明白人,切实增强村(居)民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起草“示范法律明白人”标准,按照一网格一法律明白人的要求,全区共选聘“法律明白人”739人,组织开展集中培训,发放《江苏省村(社区)法律明白人读本》,深入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实施开展。

五、在“稳”字上下功夫,持续巩固平安建设

(一)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区局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号召,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下沉到结对街道永红街道,协助村(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出入登记、防疫宣传等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到常州大学疫苗集中接种点、邹区高速口助力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共计服务82人次,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司法力量。

(二)持续抓好矛盾纠纷化解。截止到8月底,全区三级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10771件,调解成功10771件,矛盾纠纷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4.9%。接待群众共8646批21830人次,涉及金额2587.76万元,排查纠纷1238次。印发《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法院 常州市钟楼区司法局关于成立常州市钟楼区行政争议审前调解委员会的通知》,在区司法行政机关的非诉讼服务中心建立行政争议审前调解工作室,建立行政诉讼、复议与调解的衔接机制,切实发挥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文、挂牌成立全市首家区级知识产权调解组织,搭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的工作平台。组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常州市湖南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江苏凌家塘市场发展有限公司人民调解委员会在钟楼区备案成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发挥人民调解化解行业、专业领域社会矛盾纠纷的作用。推广“苏解纷”小程序,依托非诉平台、云调解等互联网模式线上线下全方位对接纠纷,确保案件分类指派均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

(三)持续抓好重点群体管理。截止9月24日,全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340人,其中缓刑333人(其中被宣告禁止令13人),假释1人,暂予监外执行6人。安置帮教人数913人,其中重点帮教对象142人。强制隔离戒毒后续照管人员在册107人,实际在管107人。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对“感情有纠纷、经济有困难、就业无门路、家庭遇变故、性格较怪异”等五类人员进行摸排,同时对涉债和患有精神病人员进行排查,对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对象,均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结合党委政府疫情防控要求,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审批,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失控。开展社区矫正法施行一周年“走进社矫”系列宣传活动,并开放社区矫正中心,邀请社会各界感兴趣的人士前来实地参观,了解本地区社区矫正工作情况。

六、在“严”字上下功夫,持续加强队伍建设

(一)严学风,首题必政治。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力戒形式主义。组织党员干部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方式,明确学习要求和目标,进一步掌握政策理论,提高理论学习水平。组织收看中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参观“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常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常州三杰纪念馆,组织开展“学党史、悟思想,永远跟党走”暨七一红色经典诵读分享会活动,召开队伍教育整顿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以及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细做实。

(二)肃政风,注重“回头看”。对照《关于中央第六督导组江苏小组下沉常州督导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和《省驻常指导组对常州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反馈意见》等,及时制定顽瘴痼疾持续整改方案、整改工作方案等,坚持问题导向,督促线索办结、抓好顽疾清仓、对标督导整改,力促“回头看”任务落实到位。开展法律监督检查“回头看”,邀请区检察院对社区矫正档案进行检查、对本年度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病情诊断复核及生活不能自理鉴别工作进行监督。业务科室对各司法所在开展适用前调查、批准外出、实施奖惩等重点环节加强指导和检查,狠抓细节,确保执法工作规范开展。继续开展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自查核查“回头看”工作,共排查出3名律师与法官、检察官不正当接触交往和违纪违规执业问题,2名已受到行政处罚或行业处分,1名已上报市局正在处理阶段。

(三)抓作风,系紧“风纪扣”。组织召开区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警示教育大会和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党组会,邀请区纪委监委专家为全系统干部职工讲解警示教育案例,由党组书记总结上半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情况,并听取区纪委监委第五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指导意见。召开专题英模事迹会,邀请五星司法所符卫华、新闸司法所吴金作为先进人物分享工作事迹,大力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引导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组织观看“时代楷模”专题电影《守岛人》,激励全体司法行政干部职工对标先进,凝聚起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力量与动力。结合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及先进党组织等契机,号召各区属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司法所党支部深入学习宣传先进个人、先进事迹、先进组织,进一步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四季度工作计划

下半年,全区司法行政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打好“七大争先仗”和市局年初的工作部署,以党建引领业务融合发展,以法治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是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筹备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办公室主任会议和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关于印发<〈法治钟楼建设规划(2021—2025年)〉重要举措分工方案>的通知》和法治钟楼建设监测评价工作文件。做好年度法治建设综合考评工作,对区级机关依法依规履职情况作出客观评价。

二是规范法治政府行政权力运行。梳理可在钟楼区推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规范使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格式文书。借助省执法监督平台,加强重点领域执法监督,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设常态化精细化。深化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将在镇(街道)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提请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业务培训。起草钟楼区关于重大行政决策的规范性文件。

三是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普法实效。在总结全区“七五”普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吸纳民意,积极谋划、科学编制“八五”普法规划,草拟《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草案)》。出台《钟楼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进一步提升全社会法治素养、健全完善社会领域制度规范。开展全区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提升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工作能力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持续打造好“温度法则”、“法润钟楼·公益普法直通车”等钟楼特色普法品牌。开展12.4宪法宣传日、宪法宣传周活动。

四是积极创建法律服务产业示范区。围绕“创建全省有影响的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富集区”的工作目标,打造“一街区一地标”法律服务产业园示范区。“一街区”暨在钟楼经济开发内,持续丰富园区法律服务供给模式,以开发区科技街特有的资源优势,推动法律服务机构与审计、会计、金融等专业服务机构对接,打造钟楼科技法律融合街区;“一地标”暨在老海关大厦打造钟楼法律大厦,通过引进司法鉴定中心、高端律师事务所、相关服务机构等,将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体搬迁并引入公证职能,集聚资源,形成法律服务产业链,树立法治产业新地标。

五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力度。收集整理精准矫治工作资料,形成专门台账。配合分类司法所建设同步进行矫正分中心建设。开展贯标后续照管示范服务站创建工作。完成邹区安置帮教基地的挂牌、申报等工作。

六是做好教育整顿“回头看”工作。严格对照《关于省驻常指导组对常州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反馈意见》,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以贯之地抓好整改落实,深入推进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总结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教育整顿成效。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推出更多为民服务项目。

七是对照绩效考核指标补短提效。围绕省厅绩效考核指标的各项工作任务,在第三季度台账资料报送后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少扣分,力争不扣分,对有加分的指标要尽量争取多加分。对于可推广、有特色的工作,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形成钟楼品牌,提高群众知晓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