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去年汛期我区多次遭受强降雨袭击,经历超长梅雨期,梅雨量偏多、强降水过程频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学指挥、主动应对,密切配合、齐心聚力,防汛防旱和河长制工作按照水利部门职责和“补短板、强监管、提质效”总基调,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实现了灾害防御和河长制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一)系统谋划,夯实防汛防旱工作基础
一是健全完善防汛责任体系。压实属地责任,水安全保障逐步完善,永红白家浜泵闸站、西林三八河节制闸等完成提升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防洪能力。区防办编制完善《钟楼区防汛防旱应急预案》《钟楼区防台风应急预案》《钟楼区城市突发性强降雨应急排涝抢险预案》等各项预案;防指各成员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及领导带班制度,全面落实各项防汛工作责任制。二是突出风险隐患排查整改。按照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针对防汛物资储备、在建工程安全、设施设备运行、应急队伍落实等重点环节,及早组织开展行业安全度汛隐患排查,建立问题、责任清单,限期完成问题整改。三是全面落实防汛抗旱监督检查。今年2月初区水利局下发《钟楼区水利局关于开展水利工程汛前检查的通知》,按照“查全、查细、查实”的要求,对河道、涵闸、泵站等进行拉网式排查,3月下旬,区水利局又组织2个检查组,进行专项检查,督促落实隐患整改。4月初,下发《关于做好2021年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企业主体和属地及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并再次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检查。
(二)多元治理,形成河长制工作合力
一是完善组织体系。根据人员调整,及时优化调整河长及助手名录,同步完成83块公示牌更新。二是注重巡治结合。区级河长定期开展巡河调研活动,带动镇、村两级河长履行巡河、管河、护河、治河职责,全年累计巡河5000余次。三是强化专项整治。开展“两违四乱”整治,整治“四乱”面积1万多平米,6项省级“两违”完成销号并高标准通过省级验收。四是加强宣传报道。去年全年区、镇、村三级报送简讯230条,各类河长制微信公众号平台报送信息71篇,区政府网站河长制专栏发布信息63篇,常州市河长制专题报道8期,有力推动河长制工作开展。
(三)标本兼治,提优全域水质
一是积极开展小微水体、五好河道建设。全区共计排查小微水体225处,建立完善小微水体河长体系,制定整治计划,已完成117条小微水体整治,转盘沟河、岳西河成功创建为2020年市级“五好河道”。二是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行动。全域消除城乡黑臭水体,对已完成整治的10条黑臭河道和规划发展村村庄污水治理及撤并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实行销号;开展污水管网补建工作,全年新增污水管网3.7公里;开展污水提质增效行动达标区建设,对301家存在排水问题的“小散乱”排水户进行整治;结合老城厢复兴、老旧小区改造,对勤业四村(南区)等实施雨污水排水整治。三是扎实开展河道专项治理。西市河、锁桥河、南市河、白家浜、梧桐河等进行截污、清淤,实施红星新村、西横街截污管道及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工程,开展邹区镇塘夏支浜、钱家浜排涝泵站专项整治和老扁担河综合治理等,2020年度3个省考断面均达到III类标准。
二、通报存在问题
区防办、河长办结合日常巡查、群众举报、上级交办,近期对全区河道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并经现场核实,形成了问题清单。
(一)高新园(邹区镇)
安基村安基浜、张家村龙潭河河面存在大面积浮萍,安基浜有杂物阻水;岳溪河盛邦物流食堂后有垃圾,汤家浜桥两侧存在岸坡种菜现象;岳津河有光学校西侧岸坡有垃圾、后施桥北侧河边存在养禽棚舍;建新大沟北段河道底泥较厚,淤积严重,河面杂树较多,形成河道堵塞。
(二)北港街道
南童子河公示牌内容未更新,南童子河与北港鹤溪河交汇处公示牌不规范;南童子河金玉苑附近存在排污口,环保主题园对面岸坡有种菜现象;海石口河常立桥北侧存在岸坡坍塌,鹤溪河岸坡种植。
(三)新闸街道
凤凰河与老大运河交汇处北50米,排放口晴天有污水排出;前进河新凌桥下、凤凰河桥南侧设网捕鱼。
(四)五星街道
洪庄河白云东苑岸坡有建筑垃圾、护栏破损;西涵洞河新新村委河道管理范围内有畜禽养殖棚舍,毛龙河想园南侧有雨水口排污,水质较差;毛龙河想园南侧岸坡挡墙多处破损。
(五)永红街道
白荡河清南桥下(东方村委会)河面有废旧阻水船只,驳岸挡墙有爬梯,存在安全隐患 ;徐家浜中断河面有枯树,岸坡种菜 ;白家浜河道东南侧岸坡存在种菜现象。
(六)西林街道
三八河檀香湾小区段工地排放废水、护岸缺损;南童子河西林老街段河面有阻水船只。
(七)南大街街道
南市河西水关站以东河面漂浮物较多,水质较差;锁桥河虹桥向西50米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堆放。
(八)荷花池街道
西市河河道东侧人防桥附近排水管道有污水排放;西市河二中西北角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堆放。
工作建议:一是针对问题,组织开展全面排查,举一反三,形成清单;二是明确责任主体,制定整改措施;三是加强长效管护,确保防汛、河长制工作落到实处。
三、下一步工作
根据天气预测,今年汛期全国气候状况一般到偏差,全省降水较常年偏多,沿江苏南地区发生区域性极端性降水可能性较大。我们将按照本次会议要求,立足本职、干好本分,扎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和河长制工作。
一、压实责任,做好防汛防旱各项工作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区水利局将对照部门职责,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各单位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扎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各级防办将于5月1日起执行24小时值班制,全面落实各项防汛工作责任制。
二是加强在建工程的安全管理。进一步检查在建工程进展情况,强化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方案、细化施工管理,完善度汛方案,盯牢施工围堰、破堤施工建筑物等重点部位,确保在建工程安全度汛。
三是做好城市防洪工作。加强对城市防洪设施维修养护,及时更新补充防汛物资,抓紧完善老旧小区等易淹易涝地区排水设施改造,确保汛期发挥效益。
四是科学合理调度水利工程。完善调度规程,严肃调度纪律,加强巡查,密切监控关键部位工况,杜绝超汛限水位运行,保证安全运行。
二、攻坚克难,强化河长制各项工作
一是规范履职行为,提升服务能力。各级河长定期开展巡河巡查,进一步明确基层河长履职重点,规范基层河长履职行为。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发挥河长办组织协调作用,加强部门对接,推进协同共治,不断提升服务河长制能力水平。
二是紧盯关键环节,提升治理水平。对照2021年全区河长制工作要点,着重开展骨干河道“消劣奔Ⅲ”行动,落实省、市两级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方案,对水质超标严重的市控断面水体开展水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建成7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全面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防止返黑返臭;继续推进“小散乱”排水整治、阳台和单位庭院排水整治;强化农村污水治理,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行动;打好河湖“清晏”攻坚战,对已完成的“两违三乱”开展“回头看”;持续推进“清四乱”整治范围向中小河流、农村河道延伸,实现河道全覆盖;开展河道疏浚,有序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持续推进“五好河道”建设,强化小微水体治理,打通河道管护“最后一公里”。三是推进防治结合,统筹调度水平。统筹考虑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水资源配置、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工作,努力实现防洪、供水、航运、生态等多目标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