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钟楼区统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统计局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省、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敬业担当奉献为职守,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持续夯实统计基础,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努力开创了良好的统计工作局面。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业为“要”,统计服务提质增效。
1、积极推进高质量考核工作。今年以来,钟楼区统计局积极扮演好高质量考核“技术员”与“宣讲员”的双重角色,双管齐下把高质量考核作为全局最核心的工作来抓。一方面是从紧从早跟踪收集省、市高质量监测考核指标体系的相关信息,开展对两级指标体系研究、向下分解落实等工作;另一方面是尽心尽力开展好统计服务,就指标体系的变化情况、指标计算的要点窍门以及往年考核中积累的经验方法等,强化与考核办和各责任部门的沟通交流。同时立足自身职能,对由我局负责资料提供的指标,开展了基础数据收集、监测、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为下阶段考核的有序推进做足了准备。
2、切实深化统计分析研究。为了更精准及时地反映最新的经济发展动态和企业运行实情,钟楼区统计局坚持将统计分析研究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抓实抓细,同时针对政府信息和党委信息这两块以往的薄弱环节苦下功夫,一方面派专人赴两办脱产学习,跟班演练,另一方面在全局开展信息写作业务培训,并结合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将统计分析信息目标和两办信息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专业,并对之不断加强督办。上半年,全局共发布统计信息89篇,被市网录用32篇;发布统计分析16篇,被市网录用16篇,并向主要领导提供统计专报2篇,同时撰写两办信息30篇,录用5篇,充分发挥了统计作为经济发展“测量仪”和“晴雨表”、党委政府“参谋部”、社会公众“信息窗”的重要作用。
3、扎实开展企业统计调研。钟楼区统计局始终将企业统计调研工作做为提升统计服务的一项核心手段,今年专门制定下达了《常州市钟楼区2021年企业(项目)调研计划》,要求全局各专业加强对企业、项目走访调研的频度和力度,一是要主动掌握市场的第一手信息,深入了解企业(项目)经营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加强研判经济运行态势,各专业须撰写相关课题,为各级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二是要充分借助调研走访的手段,加强普法宣传、规范基础台账、开展业务指导等一系列统计工作,不断助推统计服务全面提升。今年以来,钟楼区统计局各专业合计开展调研10余次,共调研企业(项目)150余家(个),并争取年内对区内重点企业与项目做到调研走访全覆盖。
(二)双基为“本”,统计基石更加稳固。今年以来,钟楼区统计局不断把重心向基层倾斜,着力打造优质的统计基层网络,努力推动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落地生根。一是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统计局不断优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要点》,多方面对 “双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全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有人气、接地气。同时健全双基工作激励机制,修订完善双基工作和协统员考核文件,用明确的考核导向激励各镇街和村社区统计规范化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持续提升综合素质,钟楼区统计局坚持致力于提升统计条线整体综合能力,继续加强推进《钟楼区统计局服务高质量发展挂钩联系基层统计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强调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带队的“头雁”作用,用“网格化+铁脚板”的方式实行分区包干,要求局各专业定期联系走访基层统计机构和规上企业,打通双基工作“最后一公里”,促进基层统计人员思想意识、精神面貌、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不断打造稳固牢靠的基层基础。
(三)法制为“纲”,依法统计再上台阶。一是精心谋划。年初钟楼区统计局制定了《2021年全区统计法治工作要点》,明确全年统计法治工作的总体目标,制定了轧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现信用承诺全覆盖、组织新一轮领导干部学法、推进 “双随机”执法检查纵深发展等一系列工作的具体要求,为筑牢全区统计人员的统计法治意识,规范日常统计行为指明了具体工作方向。二是严格执法。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关于做好2021年度第一批统计“双随机”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钟楼区统计局继续保持对统计违纪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对抽取的邹区、北港、西林、新闸、南大街5个地区共18家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同时搞好统计法制宣传,营造法制检查的高压氛围,增强统计调查对象的依法统计观念。三是加强宣传。在区政府第二次常务会议上,钟楼区统计局从统计法基本内容、《意见》《办法》《规定》文件精神、统计违纪违法查处情况三个方面,向区主要领导介绍了统计法律体系的构成、政府部门的统计责任、统计违纪违法行为处罚等多方面内容,并结合统计违纪违法案件和近两年全国和江苏统计违纪违法查处结果进行警示教育,增强了统计法治观念,凝聚了依法统计共识。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钟楼区统计局将继续贯彻落实上级统计工作决策部署要求,以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以统计执法检查为抓手,奋力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切实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扎实可靠的统计保障。
(一)牢抓高质量发展,提升统计服务效能。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考核任务,主动把脉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动态,不断跟踪监测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针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通过统计专报等形式做出预测预警。同时切实履行统计监测职责,做好季度和年度GDP核算预测分析,加强GDP核算支撑性指标的研判。针对各专业统计工作的难点与堵点,做到认真谋划,积极探索,全力做到应统尽统,确保全面客观反映各行业经济发展状况。另外紧贴中心工作,深入探索乡村振兴、商贸市场、全域旅游等方面的统计调查方法,强化与其相关的重点经济指标的数据分析,强化比对研究,不断健全统计数据有效解读模式,丰富和优化统计服务产品。
(二)牢抓统计数据质量,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推进落实统计核查常态化机制,同时开展各统计专业数据质量专项核查,以“常态+专项”的方式对全区列统企业进行“扫描”,力求进一步发现问题并指导基层和企业统计工作。同时坚持“补短板、促提升、见成效”的原则,积极创造干部挂职锻炼和轮岗交流机会,全方位提升干部综合素养,逐步建立健全“AB轮岗”制度,培养“多面手”和“业务通”。坚持“请上来+跑下去”的培训模式,为基层业务工作提供最大支撑,推动板块统计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另外对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要点》,以组织规范、制度规范、履职规范、培训规范、宣传规范为目标,细化建设内容和标准,以目标管理考核为抓手,全面提升镇(街道)统计机构统计水平。继续大力推进《挂钩联系基层统计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加强人文关怀,打造和谐生态,不断提升统计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牢抓统计法制建设,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创新普法宣传,继续推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政府常务会议、各部门板块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意见》《办法》《规定》等文件精神,尝试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八五普法、统计开放日等契机相融合,传播统计法治好声音,促使统计调查对象知悉、敬畏、尊崇、执行统计法。二是积极转变方法思路,将法治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查处少报、漏报和瞒报上来,处理应对好单位新增、普查调查等工作中调查对象不配合的情况。在坚决抵制虚报统计数字的同时,鼓励创新统计制度方法,建立健全企业统计电子台账,深挖细挖企业统计数据。三是借助党史学习教育契机,融合业务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统计法制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全区统计干部依法统计的责任感、使命感,进而积极履行依法统计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