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中财力办大事,持续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聚焦“1712”发展目标,积极争取上游支撑要素和资金资源,用好用足各级各类政策资源,聚焦支持智造、消费、枢纽、数字“四大经济”。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全力保障创新驱动、引才聚才工程等重大核心战略,加大投入强度、优化投入方向、突出投入重点,筑牢钟楼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优势和地位。建好“数智财税”管理平台,落实大额税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建实存量资产资源收入台账,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亿目标如期完成。
二、把握工作时度效,相机调整优化逆周期调节政策体系
强化“财为政服务”的政治意识,找准财政着力点,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保障“六稳六保”及财政“三保”工作,持续打好减税降费、稳岗援企、专项奖补等积极财政政策“组合拳”,进一步稳企惠民纾困。全力保障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加大投入强度、优化投入方向、突出投入重点,为筑牢钟楼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优势和地位提供财政支撑。
三、健全民生保障制度体系,持续办好民生福祉实事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办好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努力把经济发展总量和财政收入增量变为群众的生活质量。精准落实民生资金,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教育资源供给增加、养老服务优化、促进就业稳定增长等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建设。
四、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全力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
强化大预算管理理念,实现“多个龙头进水,一个龙头出水”;坚持逆向思维,强化预算安排与执行匹配,严控预算调整追加;建立引导、协调、考核“三项机制”,推动各部门把政府“过紧日子”纳入日常、形成常态;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建设;优化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推动区域整体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推进全区国有资产构建“一张网”建设,探索多元化的基金模式,提升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水平。扎实推进新运集团公司整合,尽快实现AA+评级,谋划制定全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助推国企改革跑出“加速度”;建立完善协同高效的国企监管体系,打造专业化、体系化、法制化管理体系。以镇街治理规范化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持续优化新形势下“财经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