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部分行业事业单位统计调查。此项调查全面反映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同时也满足服务零售总额统计监测工作的需求。钟楼区作为教育、卫生资源高度集聚的中心城区,做好此项调查即能弥补服务业全行业统计的短板,也能体现全区教育卫生行业发展规模与趋势。2021年全区纳入一套表的部分行业事业单位52家。今年以来,钟楼统计局多措并举,推动事业单位统计调查提质增效。
一、联合部门,为统计调查奠定组织基础
一是联合部门。钟楼区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建成立由区分管区长为组长,区教育局、卫健局、民政局、统计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各局的具体职责。同时,领导小组根据调查工作要求,明确各责任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安排专人负责此项调查工作,铸造缜密的工作网络和坚实的人员力量,为后续系列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明确职责。领导小组发挥部门作用,借助部门力量,强化部门联合。明确教育、卫生、民政部门依据部门资料,做好纳入调查单位名录确认工作;统计部门做好报表催报,数据审核和汇总上报工作。各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培训,实现工作同部署、共推进,保障上报数量和数据质量。三是分类组织。通过前期调查,了解全区的学校的月度财务数据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省属或市属学校(比如高中、大学、技术类学校),均独立做账,因级别较高,沟通难度较大;第二类是区属学校(比如小学、初中)由区财政结算中心统一做账,每月返数据给学校,存在数据延迟;第三类是部分乡镇幼儿园,由乡镇统一结算后返回给学校,存在统计基础薄弱。针对三类情况,通过与市局沟通协调,有的放矢,制定了不同的统计调查方式。针对省属和市属学校,由市统计局和市教育局联合部署、联合培训,统一建群答疑,逐步强化学校的规范上报意识和报表的数据质量。通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各高校已按时、规范的完成报表上报工作;针对区属学校,通过与区财政局的沟通,强调报表的时点要求。目前各学校已能在每月10号左右拿到总账余额表,上报统计报表;针对乡镇统一结算的学校,因基础薄弱,前期经常反映忘记密码、证书失效、登陆不上等问题,我们区局和镇(街道)统计人员通过上门、电话和QQ等多种方式,帮助单位解决上报过程中的问题,通过两年多的磨合,各学校已经按时、按质上报统计报表。
二、建章立制,为统计调查夯实制度保障
部分行业事业单位报表是月度频率的统计报表,在按时上报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必须强化基础台账资料规范和统计数据的质量。一是加强基础台账。钟楼区统计局要求,每月报表结束之后,各调查对象需将统计报表以Excel的形式打印导出,和财务报表分别整理归类,形成统计报表和原始记录两本纸质台账,统一装订归档。二是数据质量核查。每年钟楼区统计局按照《关于开展全市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核查的通知》的精神要求,采取抽查和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全区部分行业事业单位X584表的部分指标进行数据质量核查。针对数据存在误差的企业,加强数据规范和业务指导,并再将其纳入下次的核查对象进行复查。三是强化法治意识。钟楼区统计局以《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条例》为基础,结合数据核查和调研工作,不断加强法制宣讲,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统计人员依法统计意识,确保企业依法真实、准确、及时报送统计数据,对不断提高我区部分行业事业单位业统计数据质量和推进统计规范化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点面结合,为统计调查强化工作基础
一是破解 “ 疑难点 ” ,促进数据有效衔接。近两年适逢推行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统计范围、指标口径等发生较大变化。区局选取部分重点学校、医院开展调研,掌握调查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培训工作提供了方向。二是扩大“培训点”,全面覆盖培训对象。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质,从1月中下旬到2月末属于寒假,7月和8月属于暑假,因部分学校财务报表由区、镇两级会计结算中心填报,可能会出现财务报表延迟的情况。因此在每年的年定报培训会议中,区统计局组织区、镇两级会计结算中心和列统的学校、医院共同参加培训。强调报表的上报时间、数据质量要求,确保统计报表不能因假期而延误,确保各部门目标一致、紧密配合,共同高质量完成事业单位统计调查。三是把握“关键点”,夯实统计调查基础。针对辖区内部分学校财务人员年纪较大,软件操作不熟练的情况,区局和镇(街道)统计人员轮流上门,点对点,手把手耐心指导,解决学校财务人员上报过程中的困难,强化跟踪监测和动态指导。通过一段时间的耐心沟通交流,调查对象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步骤,独立填报统计报表,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统计基础。
四、强化审核,为统计调查巩固数据质量
一是专业数据与部门数据比对。在日常工作开展中,钟楼区统计局充分借助部门力量,定期向教育、卫生等部门索取相关的部门资料,与调查对象的上报数据进行充分比对,做到有误差早发现,有问题早解决,以此提升统计数据与部门数据的匹配性。二是平台审核与数据评估结合。区局通过在联网直报平台设置查询公式,及时审核报表中是否有缺项或明显逻辑性错误,并及时消除错误;对数据波动大的单位进行重点审核,确保上报数据质量。同时做好数据评估分析,准确把握数据趋势,为后续报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多维发力,为调查对象提供精准服务
一是编制操作手册。钟楼区统计局与常州市统计局通力协作,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印制《部分行业事业单位填报指南》。《指南》以零基础的企业统计人员为视角,介绍了登陆操作及填报流程、上报时间及数据来源、常见审核问题等方面内容,为统计人员准确理解统计方法制度和填报口径提供更加精确的业务指导,切实解决调查单位填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二是加强平台沟通。通过微信、QQ等平台软件,组建调查工作群,加强与调查单位的沟通交流,及时整理上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对于共性问题会在业务群做统一解答,个性问题会点对点单独指导,更好的服务调查单位完成报表工作。在群内专业人员对报表上报进行日常提醒,督促各单位按时填报统计报表,鼓励调查单位之间相互沟通,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服务领导决策。钟楼区统计局充分开发利用部分行业事业单位统计调查的统计数据,与各责任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多篇高质量的统计分析,定期上报区主要领导参阅,为全区决策提供了统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