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钟楼区科技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汇报
索 引 号:014119790/2021-00005
组配分类:规划计划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科技局
产生日期: 2020-12-31 发布日期: 2021-01-11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钟楼区科技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汇报
 

今年以来,钟楼区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省、市科技创新工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钟楼的总体目标,以“六个着力”为工作抓手,努力为钟楼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取得一定成效,现将2020年主要工作和2021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0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着力加强创新主体培育,进一步推进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

深入实施“小升高”、“高升规”分类培养计划,着重高企梯度建设。一是加强摸底调查。围绕高企申报要求,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开展摸排,根据企业发展阶段,滚动更新培育库。二是加强专题辅导。对照申报企业技术领域,邀请行业专家“一对一”辅导,提出合理建议。三是优化政务服务。采购高企培育大数据平台,精准抓取潜在高企申报对象,跟踪指导,加强申报辅导。全年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57家,认定省民营科技企业34家,省高企培育入库企业95家,认定高企89家,累计有效高企达197家。

(二)着力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激活科技创新资源

全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9家,推动精研科技、格力博、盛德鑫泰等企业与省产研院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目前精研科技与省产研院已签订合作协议,盛德鑫泰、格力博正在洽谈推进中。按照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要求,不断提升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对外科技服务能力,累计服务企业300家,营收近7000万元。

(三)着力提升双创载体服务水平,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全年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4家,新增双创载体运营面积2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56家,预计税收超2.8亿。大数据产业园于5月开园投运,富都江南新经济产业园一期竣工。制定出台《常州市钟楼区双创载体创新活力评价体系》,从基础条件、运营绩效、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双创载体进行绩效评价。上半年,占地1200平米的区双创服务中心正式建成投用,全年组织开展了双创系列活动17场,为200多家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四)着力深化政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培育科技创新人才

一是深化校企合作。先后组织30家企业赴省内高校院所开展对接,累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6项,展明薄膜、众华建材等4家企业入选省产学研合作项目。二是培育创新人才。上田环境安洪逸入选省“双创人才计划(企业创新类)”,精研科技王明喜入选为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创联电源、匠心独具、中海油3家企业引进的创新人才入选市领军型创新人才项目。

(五)着力优化科技创新政策,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高企培育招引、创建高水平研发机构等方面提出政策措施。全年兑现区级科技奖励资金579.5万元,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195家,减免2.13亿元,高企税收优惠企业63家,减免1.01亿元。全年获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47项,争取扶持资金2060万元;此外,还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助、技术转移奖补、载体机构绩效评估等上级资金1572万。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钟楼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仍不突出,双创载体运行绩效还不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还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还不高,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相关要求还存在差距。

2021年,钟楼区科技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赋能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科技创新提升行动”,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一)突出谋划,抓区域创新规划

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谋划钟楼科技创新发展布局和目标任务。一是启动省级高新区建设,以邹区镇为创建主体,组织指导完成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制定出台“科技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指导区域科技创新工作建设。三是谋划科技创新主要指标,科学制定“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主要发展指标和任务。

(二)突出精准,抓创新主体培育

坚持“稳存量、提增量”方针,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不断壮大创新主体数量,提升创新主体质量。一是利用大数据平台线上精准抓取潜在高企申报对象,线下组织专题申报辅导,全力提高复审通过率和新申报的申报量和通过率。二是落实考核指标任务和高企奖励政策,引导各板块加大高企培育引进力度;三是开展双创载体绩效评价,引导双创载体重点招引科技型中小企业。四是加快科技园区载体建设,推进邹区的雅创高科,新闸联东U谷加快建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发展空间。五是重点指导服务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企,打造一批科技上市企业和创新领军企业,提升钟楼高企影响力。

(三)突出源头,抓企业研发投入

一是及时做好“高升规”,推动规下高企做大做强,符合标准的及时入规,壮大源头主体数量。二是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做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兑现,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加大研发投入。三是指导研发经费归集,协同统计、税务等部门,开展专题培训,指导企业研发经费有效归集,做到应统尽统。    

(四)突出提升,抓研发机构建设

一是提升一批机构运营质效,通过绩效评估前的辅导和组织交流分享会,促进企业在创新研发管理模式、规范内部管理制度方面不断完善,提升企业创新“软实力”。二是梳理一批机构后备梯队,深入摸排有一定研发场地、研发设备、研发人员及研发投入的企业,争取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逐步实现高企研发机构全覆盖。三是推进一批示范机构建设,组织区内研发基础强、产业化能力突出、成长性好的企业,申报建设市级企业研究院和企业重点实验室。

(五)突出绩效,抓双创载体升级

紧紧围绕“园区化、特色化、专业化”方向,推进全区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双创载体在空间形态、产业培育、运营绩效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实现跃升。一是推动管理服务上云端。在加强区双创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同时,借助园区在线管理平台,集成统计数据上报、活动组织开展,入驻企业服务、招商运营管理等服务,加强全区双创载体信息化规范化管理。二是加强现有载体培育提质量。对标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绩效指标,指导现有市级双创载体加强项目招引、税收贡献和运营管理,不断提档升级。三是加快新建载体建设立新标。对标苏州姑苏区园区建设先进理念,重点推进富都江南新经济产业园、蓝·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载体高标准建设,打造一批“标杆”双创载体。

(六)突出协力,抓创新资源集聚

一是协力创新人才引育。大力宣传各类人才政策,帮助企业申报各类人才项目,鼓励企业招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帮助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二是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积极融入市“科技新长征”品牌建设,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推进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加强与省产研院合作,推进精研科技、格力博等已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的企业加强合作,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企业技术痛点、堵点。

(七)突出深化,抓科技项目争取

一是深化项目梳理。按照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原则,深入摸排项目源,建立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储备培育库,提前做好储备。二是深化项目指导。对照项目申报指南,围绕企业核心专利、研发投入占比、项目投入金额等要求,开展“一对一”上门申报辅导。三是深化项目统筹。统筹利用好各类扶持政策,重点帮助辖区内龙头企业进行全周期的项目申报策划,在不同阶段推荐组织申报不同项目,实现政策利用最大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