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佰文委员:
您提出的“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实现产科融合”的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钟楼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现将该提案答复如下:
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近年来,钟楼区委、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校所企共赢为目标,大力开展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十三五”期间,我区英中科技、亚美柯、精研科技参与的3个项目分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海油、科试中心、亚美柯、荣创自动化等7家企业获省科技进步奖;西电、中海油、常柴、华日升反光材料4家企业获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4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全区市级以上双创载体3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市级加速器1家。
二、我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措施
(一)聚焦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研发为目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激发科研机构和企业主体的创新活力。发挥常州本地及省内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组织开展“创新创业院校行”,推进钟楼科技企业与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钟楼区于5月底与江苏理工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年内立项产学研合作项目30个以上,省企业联合创新中心3家。
(二)促进区内产业链协同创新
重点围绕我区“两新一智”产业链研发需求,即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电子、新光源)、新材料(新型膜材料、陶瓷材料)、智能装备(智能电力装备、智能农机装备),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支持建设一批新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完善行业资源和利益共享机制,推动龙头企业向本地中小微企业开放供应链,构建专利池、知识产权联盟。2021年,中国科学院将在钟楼区统一规划建设常州中科院智能制造创新港,为产业培育孵化、技术二次开发提供开阔的物理空间,届时将成为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的规模化基地以及科技成果与地方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高地。
(三)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发挥政府产业引导资金的撬动作用,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钟政发【2020】70号),2020年全区共兑现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补助等资金 166万元。引导创投机构等社会资本介入创新研发活动、创新载体和科技项目培育。积极帮助科技型企业申报各级项目资金,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升级企业研发机构,组织和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券政策引导作用,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积极宣传《江苏省科技创新券试点方案》政策,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申领科技创新券的申报服务工作。
三、 下一步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的方向
“十四五”期间,区科技局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整合和利用社会创新资源,促进各方创新要素在钟楼区集聚;通过省、市成果转化项目申报,加快推动华日升、诺亚方舟、精研科技、中英科技等一批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程;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高校科研资源、金融投资机构与企业对接交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也希望您继续对我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宝贵建议。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签发人:闵志业
经办人:杨 蕾
联系电话:0519--88890747
常州市钟楼区科学技术局
2021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