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民互动>>结果反馈>>内容
为了解群众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组织开展了常州市法律援助知晓率调查。调查时间为2021年06月07日至2021年07月07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您的性别? 单选题
A.男占58.46%
B.女占41.54%
2.您的年龄?单选题
A.16-24岁占7.69%
B.25-34岁占32.31%
C.35-44岁占26.15%
D.45-54岁占15.38%
E.55-60岁占9.23%
F.60岁以上占9.24%
3.您的教育程度? 单选题
A.未上过学占1.54%
B.小学文化占1.54%
C.初中学历占15.38%
D.高中学历占20%
E.大专学历占30.77%
F.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30.77%
4.您的职业? 单选题
A.在校学生占 3.08%
B.企业职工占 46.15%
C.企业管理人员占 10.77%
D.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 1.54%
E.机关工作人员占 4.62%
F.个体户及雇员占 6,15%
G.无业(失业)人员占 4.62%
H.离退休人员占 12.31%
I.农民占 3.08%
J.自由职业者占 6.15%
K. 其他占 1.53%
5.您目前居住在常州哪个区县? 单选题
A.新北区占23.08%
B.天宁区占12.31%
C.钟楼区占20%
D.武进区占32.31%
E.金坛区占6.15%
F.溧阳市占1.54%
G.常州经济开发区占4.61%
6.您听说过“法律援助”这项工作吗?单选题
A.听说过,且比较了解占20%
B.听说过,但不太了解占70.77%
C.没听说过占9.23%
7.如果您了解,您认为法律援助是什么?多选题
A.国家建立的保障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制度占69.23%
B.是为受援人群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的制度占78.46%
C.是一项无偿的法律服务占80%
D.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占69.23%
8.您知道下列哪几项属于法律援助对象吗? 多选题
A.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失业保障金的人员占69.23%
B.经济困难的优抚对象占76.92%
C.社会福利机构中由政府供养的收养人员占67.69%
D.因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经济困难,正在接受国家救济的人员占66.15%
E.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孤寡老人、孤儿占76.92%
F.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占76.92%
G.其他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人员占87.69%
9、您是通过什么途径知晓法律援助的? 单选题
A. 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体占 50.77%
B. 政府相关部门的宣传占 24.62%
C. 朋友或邻居的介绍占 7.69%
D. 其他占 16.92%
10、您知道申请法律援助的途径吗? 单选题
A.知道占 21.54%
B.不知道占 78.46%
11、您知道我市法律援助是免费的吗? 单选题
A.知道占 43.08%
B.不知道占 56.92%
12、如果您符合援助条件,遇到困难您愿意申请法律援助吗? 单选题
A.愿意占81.54%
B.看情况占16.92%
C.不愿意占 1.54%
13、您对法律援助有什么意见? 单选题
A.知晓率不足,应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占 67.69%
B.便民窗口建设不够,如未沿街一楼办公占 15.38%
C.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占 15.38%
D.其他占 1.55%
14、您对我市法律援助工作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 问答题
无
二、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4个问题,调查结果如上所述。从结果来看,参与调查者主要居住在武进区、新北区、钟楼区、天宁区,少数参与者住金坛区、溧阳市和常州经济开发区;企业职工、企业管理人员、离退休人员居多,占69.23%。参与调查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54周岁,其中25-34岁占32.31%、35-44岁占26.15%、45-54岁占15.38%。学历大专及本科以上的参与者居多,占比61.54%。
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调查对象对法律援助是听说过,但不太了解,达70.77%,比较了解的占20%。受调查对象中,69%以上的人群都对法律援助的职能有了解,80%的参与者知道法律援助是一项无偿的法律服务,81.54%的参与者愿意在符合援助条件的情况下申请法律援助。50.77%的参与者是通过电视、报刊等大众媒知晓法律援助,但仍有78.46%的参与者不知道申请法律援助的途径,56.92%的不知道法律援助是免费的。在对法律援助的意见中,建议加大推广宣传力度达到67.66%,加强便民窗口建设达15.38%,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达15.38%。
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深化“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在加强宣传力度的基础上,拓宽法律援助渠道,构建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严把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的知晓度、首选率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