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上半年,钟楼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围绕高质量发展总导向,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党建为引领,以文体旅融合为重点,以改革为动力,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战略,以高质量的文体旅产业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以高品质的文体旅产品供给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紧盯考核目标,全力争先进位。2021年围绕共性指标“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保四争三目标任务,将考核指标纳入板块年度综合考核,建立了上下联动机制,在关键节点实行指标推进“一月一研判”、工作进度“半月一汇总”、工作落实“一周一督查”工作机制。目前,2021年1季度完成文化场馆线下考核范围服务人次118万人次,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1.63(次),全市排名第二,近期市文广旅局将对钟楼区二季度数据现场核查,预计在一季度人次的发展基础上,服务次数数据环比提升约15%,预测全市排名前三。
二、聚焦服务中心,全力抓好考古调查勘探。目前钟楼共涉及项目地块26个,总面积312.1万平方米。建立健全考古前置“五项制度”和“四个一工作法”,靠前协调,把问题解决在项目现场,提前完成京东、裕兴薄膜、格力博、联东U谷等12个项目考古验收工作,完成验收面积约108.5万平方米;实施丁香路地块预验收工作,涉及面积约8.8万平方米;7个项目正在实施勘探,需完成勘探面积50.9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勘探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有6个项目因征收、规划等情况仍未开始考古前置工作,涉及面积143.9万平方米。
三、聚力融合,加速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前全区成立了全域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建立了全域旅游创建联席会议制度。4月30日下午,我区召开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动员部署2021年我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召开两次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联席会议,狠抓问题整改。5月28日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四次主任会议听取了区政府关于全域旅游规划情况的报告。此外,绘制钟楼全域全景图,组织2021年“中国旅游日”钟楼分会场活动,发布“运河水韵、工业焕新、老城漫步、红色记忆、农旅体验、都市休闲”6条钟楼全域经典文旅线路。接受省级专家、市文广旅局、区人大等领导对钟楼全域旅游创建、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的三次调研。按照《钟楼区文旅休闲明星城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推动大庙弄片区提升改造、盛宣怀故居保护修缮、玉兰路精品路段等新建项目等文旅重点项目建设,2021年博济·南岸里项目成功入选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试点项目。筛选、整合辖区内文旅项目,培育省、市重点文旅项目。
四、聚焦惠民,推进民生实事落地生花。老城厢复兴发展项目。瞿秋白纪念馆整体提升工程已完成;常州盛宣怀故居(本体)修缮展陈。截至目前本体修缮部分已基本结束,现已进入园林景观施工阶段。一季度完成秋白书苑西林街道中心馆挂牌运营,4月份完成第二家秋白书苑南大街双桂坊分馆的选址工作,目前根据市图要求进行装修施工方案二次修改阶段;截至目前共开展文艺院团演出6场;送戏45场;送电影46场;公益性文化活动86场(含社教活动34、公益讲座2、公益培训14场、书画展36场)。邹区东方绿岛广场二代智慧健身路径、南大街街道广化桥广场二代智慧健身路径已经施工完成,五星街道御水华庭社区服务中心二代智慧健身路径已经安装完成,预计7月份投入使用;30个一代村(社区)健身路径已排点位,5月份已经安装完成到位;已经完成1500人次左右的慢病运动干预;做好区级群众性体育活动赛事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免费完成1000人的国民体质测试;按照全民健身模范市创建要求,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前期准备工作。
五、提质增效,加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热情,围绕建党100周年等主题进行创作生产,推出一批彰显钟楼地域特色、文化底蕴的精品力作;全面推广“秋白书苑”文化品牌,打造“椿芳文化空间”“老城厢文旅服务打卡点”等文化新地标;推进“幸福钟楼”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送”给老百姓的服务和产品,继续打造“运河文化艺术讲堂”;“运河文化原创剧目” “非遗文创设计”大赛、展陈、“幸福钟楼”文化巡演、“艺美文化客厅”、 在红色文物场馆打造“又见少年阿霜”沉浸式演出等夜文化等品牌活动和赛事,让各层次的群众融入文化、参与文化,提高艺术修养、提升文明素养。
六、多级联动,构建群众文体活动生活圈。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推进《钟楼区文体设施布局规划(2020-2035)》编制工作,进一步摸清了文体设施现状、短板,加强统筹,因地制宜,优化文体设施功能布局,不断提高公共文体服务供给力。新建和更新30个村和社区健身路径积极实施,建设3个二代室外健身路径,重点开展玉兰路智慧健身步道工程等项目。配合市体育局做好国家全民运动模范市创建和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七、有效推进,进一步加大文化传承挖掘。推进老城厢范围内盛宣怀故居、夏家大院东西两侧建筑、南河沿15号、崇真女校、庄蕴宽故居、胜利巷20号周宅、胜利巷191号张宅文保建筑等修缮工作。结合大庙弄改造等工程,摸清老城厢范围内革命文物分布情况和保存现状,推进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瞿秋白故居周边风貌整体提升工程,努力打造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提升“三杰故里·红色名城”品牌影响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乱针绣、常州梳篦等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举办“建党百年 传承匠心《杨守玉评传》发行仪式暨常州乱针绣精品展”。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乱针绣项目成功入选。
八、高效有序,守住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底线。根据《钟楼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大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重点领域的工作力度,强化责任,明确目标,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力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半年来开展专项督查125次,出动670人次,检查533家次,发现个别旅行社台账资料不全等问题16个,均已整改到位;积极贯彻落实上级疫情防控文件精神,联合市文化执法支队加大对文博、娱乐、体育和旅游场所的防疫检查力度,确保防疫隐患彻底消除。目前,我区旅游景区、健身娱乐等文体旅行业人员已接种新冠疫苗1290人/次,接种率达66 %。
九、政治统领,提升党建工作引领力
1.全面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业务”,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做好“深融合”这篇大文章,紧紧围绕文体旅融合发展工作,找准党建与业务结合点和切入点。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争当“三个表率”的理念,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大力弘扬“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精神,推动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
2.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压实党组主体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生活会内容;贯彻落实好《钟楼区党委(党工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的要求,明确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一岗双责”任务,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加强意识形态和社会舆情综合分析工作,加强对文化馆(中心)、各类演艺活动等文化传播阵地以及艺术创作、展览展演、景区景点宣传、重大文旅活动、体育赛事赛风赛纪、体育社会团体活动的引导和把握,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
3.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解决作风方面突出问题;强化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和领导班子“一岗双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强化监督执纪力度,认真执行民主生活会、党内谈话、述职述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深入推进党纪党规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提升廉政意识,继续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
4.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相关通知要求,结合区文体旅局工作实际,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精心策划“三比三争”和“学习许巧珍 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明确工作内容,细化工作任务,实行清单制管理。督促各部门报送党史学习教育情况,压紧压实党史学习教育责任,拧紧党史学习教育弦。目前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9次、交流研讨6次、支部集中学习9次、实地参观学习4次、基层主题宣讲活动4次、调查研究6次。活动中充分利用钟楼红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三类课堂”,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实更走心,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更好把党史学习教育焕发出的政治热情和工作动能,转化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奉献、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的实际行动,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着力推进考核指标争先进位。围绕共性指标“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保四争三目标任务,对照“排名表”,坚持考核的痛点、难点在哪里,补短板的发力点就在哪里。下阶段针对公共文化空间承载载体较少、效率偏低等共性和个性问题,我们一方面继续以“总分馆”体系为核心,加强与社会共建共享,健全秋白书苑、秋白微书房、图书馆分馆、艺术联盟、全民阅读机构等为补充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拓展服务网络;围绕“建党百年”、民生实事等项目主题,加速推进秋白书苑建设,深化钟楼非遗等特色主题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效能,夯实高质量基础。另一方面持续与省、市、区各级牵头部门对接,积极争取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2、着力推进考古前置工作。围绕重大项目清单及五年拟供地工业或服务业项目清单,持续强化与镇街道、发改、住建、资规等部门间信息沟通、规划统筹、联审会商、协调服务四项措施,完善“1+N”清单服务体系,厘清考古前置工作目标方向,提升推进完成效能。重点协调解决客车厂地块面积大、中医院选址不明确、拆迁情况复杂等问题。针对市考古所无独立考古勘探发掘资质,需挂靠镇江考古所资质并二次预验收的情况,区文体旅局列出清单倒排时序压茬推进,定期邀请镇江考古所、常州考古所等文物专家现场指导,提前完善项目勘探进度方案,缩短二次验收时长,破解时间和资质限制。
3、着力推进全域旅游创建落实落细。围绕2021年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任务,区文体旅局承担起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做好全域旅游示范创建的统筹推进、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形成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下阶段将全面对标创建标准,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清单、短板弱项清单,下阶段将推进重点景区提升,围绕老城厢复兴发展,推进古运河南大街文化旅游区、运河五号、安基美丽乡村等重点项目提质升级;做强“夜色”文旅经济,加快推进以南北大街、三堡街为主要载体的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打造“钟楼夜未央”品牌;进一步深化融合发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和文物遗迹,做靓“运河文化”“名人文化”“工商文化”“美食文化”。做亮“红色旅游”,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记忆精品游”;进一步挖掘文旅资源,筛选、整合辖区内文旅项目,培育省、市重点文旅项目。
4、着力推进专班工作走深走实。推进老城厢范围内盛宣怀故居、夏家大院东西两侧建筑等修缮工作;抓好季度文明城市迎检准备工作;强化责任,统筹安排,抓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等工作;围绕建党100周年等主题进行创作生产,组织好建党百年系列庆祝活动,推出一批彰显钟楼地域特色、文化底蕴的精品力作,组织开展推进“幸福钟楼”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实施文旅惠民、健身设施扩容升级行动、慢病人群运动干预行动、体育赛事品牌打造行动等5大项文体惠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