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邹区镇关于印发《邹区镇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33998/2022-00013
组配分类:其他应主动公开的信息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邹政发〔2022〕41号 发布机构:邹区镇
产生日期: 2022-07-16 发布日期: 2022-08-09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2〕10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22〕39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常政办发〔2022〕51号)》和《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钟楼区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钟政办发〔2022〕20号)要求,扎实推进镇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消除自建房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制定本实施方案。
邹区镇关于印发《邹区镇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邹政发〔2022〕41号
 


各村、社区,机关各部门: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邹区镇制定了《邹区镇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常州市钟楼区邹区镇人民政府

                      2022年7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邹区镇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2〕10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22〕39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常政办发〔2022〕51号)》和《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钟楼区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钟政办发〔2022〕20号)要求,扎实推进镇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消除自建房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做到全面覆盖、不留盲区。严格落实属地责任,按照“谁拥有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以经营性自建房为重点,全面彻查自建房安全隐患。

二、全面排查隐患

(一)开展“百日行动”。2022年8月底前,按照国家部署的“百日行动”要求,全面完成镇范围内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对3层及以上、人员密集、违规改扩建等容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经营性自建房进行排查,确保管控到位。

(二)全面排查隐患。2023年6月底前,各村、社区要对本区域内所有自建房进行逐户逐栋排查,重点排查城中村、安置区、学校医院周边、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的经营性自建房。同时,在“行政村集体土地上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全省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基础上,对其他既有建筑进行“回头看”排查(本实施方案中所表述的自建房包括上述既有建筑)。排查重点包括:

1.  居住用途改造为生产经营等公共用途的自建房,如将一般住房改为饭店、民宿、农家乐、商铺、棋牌室、浴室、私人影院、密室逃脱、剧本杀、电竞馆、家庭旅馆、小作坊、简易生产用房、承办红白喜事等房屋或者场所;

2.  生产、经营、居住功能混杂的“三合一”“多合一”自建房,尤其是10人以上人员密集场所;

3.  位于小城镇、城乡结合部用于出租,尤其是群租的自建房;

4.  农村3层及以上、用作经营类(包括用于出租)、10人以上人员密集、改扩建的自建房;

5.  改建加层、野蛮装修、破坏主体或者承重结构的房屋建筑(含擅自加层、增设夹层、开挖地下空间、分割群租,以及经营过程中改变承重结构的房屋);

6.  各类“住改商”的房屋(将建筑物中某专有部分由居住性用房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房屋),尤其是临街底层“破墙开店”的房屋建筑;

7.  学校、医院周边频繁周转的二手房、频繁易手的学区房(门面房);

8.  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包括政府、企业指定或者租用的房屋,工地临时建设的板房等)、已开复工企业项目员工集中居住的房屋;

9.  镇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以及违法建设和违法违规审批专项清查中已排查出存在重大结构安全隐患,可能发生坍塌风险的房屋建筑。

(三)明确排查内容。全面摸清基本情况,包括结构安全性(设计、施工、使用等情况)、经营安全性(各类经营许可、场所安全要求等落实情况)、合法合规性(土地、规划、建设等手续办理情况)等内容。具体排查内容参照住建部《自建房结构安全排查技术要点(暂行)》以及《江苏省自建房安全排查、初判和鉴定技术指南(1.0)》进行,对房屋的地基基础安全和上部结构安全进行排查。地基基础安全重点排查是否存在不均匀沉降、不稳定等情况;上部结构安全重点排查承重构件及其连接是否可靠等情况;要排查结构构件与房屋整体是否存在“歪、裂、扭、斜”等现象。同时,向产权人(使用人)了解房屋建造、改造、装修和使用情况,对房屋使用期间是否发生过功能改变、增加楼层、增设夹层、增加隔墙、减柱减墙、建筑外扩、是否改变房屋主体结构等改扩建行为进行排查。

(四)确定排查方式。各村、社区要通过产权人自查、行政村(社区)排查、专业技术力量参与等方式,逐户逐栋采集信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房屋安全隐患排查相关技术要求,完成自建房安全隐患初步判定,并将排查信息录入“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系统(江苏)”中“城乡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信息归集平台”。对经营性自建房,要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进行排查。

三、彻底整治隐患

(一)经营性自建房恢复营业前消险。对因排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停业的经营性自建房,产权人(使用人)恢复营业前必须完成隐患整治,并组织开展验收,确认房屋结构安全、符合消防相关要求以及满足营业前必须的许可条件等后,方可恢复经营。对排查发现结构存在坍塌风险、威胁公共安全的应当立即停用,疏散建筑内和周边的群众,迅速封闭处置;无法进行加固整改的,该拆除的依法拆除。

(二)D级危房住人动态清零。房屋经鉴定为D级危房的,必须第一时间清人、停用、封房,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安全围挡。引导D级危房内的居民投亲靠友或者租住、借住其他安全房屋。对确有困难的,行政村(社区)可以因地制宜使用安全的集体用房解决临时居住问题。

(三)推动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整治。在城市更新行动中,有隐患的地方先更新、先改造,要把“城中村”的改造作为重点。突出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建筑、老旧建筑、群租房等,根据风险等级、人员密集程度、产权关系等情况,科学分类确定整治方案。

(四)持续做好房屋安全隐患整治。在住房条件改善专项行动中,要优先及时改造有安全隐患的自建房。鉴定为C、D级的自建房,依据鉴定意见制定整治方案,建立镇、村(社区)两级台账,督促产权人(使用人)落实主体责任,结合实际采取加固改造、原址翻建、选址新建、拆除等措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并及时完成验收工作。

(五)清查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部门联动,加大对违法建设和违法违规审批行为的清查力度,对未依法取得土地、规划和建设手续,以及擅自改建加层、非法开挖地下空间、擅自改变用途等行为,要按照“零容忍”态度依法严厉打击,对严重危及公共安全且拒不整改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存在违法建设、违法违规审批问题的自建房,不得用于经营活动。定期公开曝光一批典型违法案例。

2023年6月底前,完成镇行政区域内所有自建房的排查工作;2024年12月底前,完成镇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整治工作。

四、健全长效机制

(一)严控增量风险。新建自建房原则上不得超过3层。3层及以上新建房屋、改作经营用途的自建房、其他既有建筑改扩建工程(包括装饰装修工程),必须依法依规经过专业设计和专业施工,严格执行房屋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依法应进行审批的,应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

(二)加强准入管理。各有关部门要严格各类房屋用于经营的审批监管,房屋产权人或使用人在办理相关经营许可、开展经营活动前应提供房屋安全相关证明材料。房屋建筑未依法取得消防验收、备案抽查以及消防安全检查手续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

(三)动态发现隐患。产权人(使用人)发现房屋异常情况,应当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撤离并主动报告,采取相应措施消险解危。发挥社区(村)网格员、灾害信息员、物业人员、综合执法人员的前哨作用,通过日常巡查以及建筑装修垃圾、施工噪音等线索,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装修改造行为并向镇报告。属于镇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及时处置或者交办,其他应当及时上报区政府所明确的主管部门。

(四)加强鉴定管理。各村、社区及机关各部门在推进经营性自建房排查及安全鉴定、初判为隐患建筑的房屋安全鉴定时,要优先考虑市住建局名录库中优质诚信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靠、鉴定结论科学准确。要严格落实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和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逐级签字制度,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的批准人应当取得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对其出具的报告终身负责,严禁出具虚假报告。

(五)加强新建管理。压紧压实自建房建设管理责任,新建、翻建自建房应当依法依规申请办理宅基地用地手续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在城镇规划区的从其规定)。积极探索在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建筑活动监督管理、宅基地审批等环节,将自建房安全作为重要因素予以考虑。鼓励产权人委托专业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产权人对自建房质量安全负总责,承担建设主体责任。自建房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等单位或者个人分别承担相应的质量和安全责任。

(六)推动信息共享。镇建设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及市场监管、公安、消防救援等部门要加强工作联动、数据共享。各村、社区及机关各部门配合做好建立房屋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和流转处置机制,实现房屋安全隐患线索及各类许可信息部门间共享共用。对于尚未完成整治的隐患建筑,支持在房屋交易合同网签备案系统中予以载明,不动产统一登记时做好协同配合,在房屋出租、出售、抵押时保障利益相关人知情权。探索建立隐患建筑公开制度,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建筑信息向社会公布。对于经营性自建房,经核查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各村、社区应当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设立警示标识,责令产权人(使用人)限期改正。

五、强化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镇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镇建设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邹区中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邹区分局为牵头单位,各村、社区及镇政法和社会综合治理局、行政审批局、经济发展局、财政和资产管理局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建设管理局,负责工作统筹推进、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各成员单位要明确分管负责同志和联络人员。

(二)压实各方责任

产权人是房屋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当及时告知使用人房屋安全状况。开展经营活动的产权人(使用人)承担房屋安全使用主体责任。

各村、社区要落实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属地管理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具体负责同志要抓好落实。

机关各部门要按照“三管三必须”和“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落实行业监管范围内自建房的安全监管责任,共同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强支撑保障

加强房屋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各村、社区要明确专门的房屋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专项整治中的法律咨询、司法调解、治安维稳等工作。区级对专项整治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用于隐患排查、安全鉴定、技术服务等。区级安排专项资金,对工作成效好的地区给予以奖代补支持。

(四)强化督促指导

镇将房屋安全列入对各村、社区安全生产专项考核内容,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各村、社区及各行业专项整治工作适时开展督导。各村、社区要加大对辖区内排查整治工作的组织、督促、检查力度,对排查整治工作进度缓慢、推诿扯皮、排查不实的,要予以通报;对问题严重的,要约谈相关负责同志。

(五)做好宣传引导

各村、社区及机关各部门要广泛宣传,使社会各方面充分认识房屋安全的重要性。深入开展房屋安全科普教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房屋安全意识。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引导,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专项整治工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