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汇报
索 引 号:MB1631517/2022-00002
组配分类:规划计划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金融局
产生日期: 2022-01-04 发布日期: 2022-01-04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钟楼区金融局全力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新机遇,强力推进股改上市新征程,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扶持力度,持续优化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为“十四五”开好局、谱写美丽钟楼新篇章提供坚实有力的金融保障。一、2021年工作回顾1、全速推进“122”目标首战告捷。上市是企业化蛹成蝶的标志,区金融局抢抓北交所设立等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新机遇,撬动资本市场政策红利服务高质量发展。五年来
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汇报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钟楼区金融局全力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新机遇,强力推进股改上市新征程,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扶持力度,持续优化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为“十四五”开好局、谱写美丽钟楼新篇章提供坚实有力的金融保障。

一、2021年工作回顾

1、全速推进“122”目标首战告捷。上市是企业化蛹成蝶的标志,区金融局抢抓北交所设立等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新机遇,撬动资本市场政策红利服务高质量发展。五年来新增IPO上市企业6家,总数达到9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总数达27家。连续4年获得全市股改上市工作先进单位。其中2021年,新增上市企业2家,中英科技为全市首家A股上市企业,匠心家居刷新我区上市企业首发募集资金新纪录;新增3家企业(格力博、建科股份、东星医疗)申报受理;常柴股份完成上市后首笔定增融资6.35亿元,裕兴股份可转债6亿元已报送深交所审批;全年通过首发和再融资已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26.59亿元,创历年新高,有力支持企业裂变发展和产业跃能提升。优化企业服务措施,提升上市梯队建设“含金量”。分门别类建立上市后备库,分类施策,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化服务。为已申报企业搭建与深交所沟通桥梁,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审核政策最新动向;对已辅导企业搭建与省证监局沟通渠道,帮助企业尽可能缩短辅导验收时间;对已签约、正积极推进股改的企业帮助申报纳入全市“双百行动计划”重点上市后备名单,帮助梳理解决各类上市问题;对尚未签约有资本市场意向的企业积极帮助对接优质中介机构,明确上市路径。全年纳入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17家,超额完成年初目标。卸下企业畏难包袱,注入金融资本发展“强心针”。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企业,定期举办各类资本市场相关讲座、培训,深入企业面对面交流研讨,消除企业上市顾虑。通过长期的政策宣导,帮助企业慢慢熟悉了解资本市场最新动向,树立了“我要上市”目标、坚定了“我能上市”信心。顺应科创板改革、创业板注册制、北交所设立等最新政策动向,抢抓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修订完善股改上市最新政策,强化企业股改上市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支持。根据上市过程各个节点,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各级奖补资金,全力帮助企业减轻股改上市过程中的负担。高效快速协调问题,助推企业步入上市“快车道”。时时跟踪企业上市进展和面临问题,不断完善上市后备预防协调机制,将重点辅导企业名单提前发送应急、税务等部门,凝聚部门、板块合力,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常规问题第一时间交办相关职能部门予以解决,个性问题、复杂问题优化一事一议绿色通道,牵头协调相关部门会商解决。通过及时高效的问题协调,2021年已新增IPO签约8家,年内预计还有2家企业申报省证监局辅导。

2、全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通过制定“三个优”惠企援企举措,落实“六稳”“六保”要求,全力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优化政策扶持举措。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与省再担保、各银行金融机构深化合作,开发“园区保”产品,助力辖内初创型、小微型企业得到普惠金融服务,累计为17家企业扶持资金近7000万元。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围绕高质量考核发展要求,大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金融等领域贷款投放。摸排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先后组织开展3场次专题银企对接会,金融供给的政策导向更加清晰。9月末,辖内各项贷款余额1460.48亿元,其中普惠领域贷款余额176.76亿元,占比12.1%,同比增长1.85%,发展指数位居全市第二,综合排名全市第三。优化信息沟通机制。全面建立金融顾问制度,各金融机构主动送政策、送服务进企业。加大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宣传推广力度,打破银企信息壁垒,通过线上对接今年已有517家企业获得授信贷款17.5亿元,其中首贷户105家。

3、全面狠抓金融监管制度建设。强化建立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围绕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两大工作主线,与属地街道(镇)、公安、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建立金融稳定形势分析机制,定期交流通报各部门、各领域金融风险状况,充分发挥社会治理网格作用,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体系,形成监管合力。强化地方金融监管主体责任。加强对辖内包括小贷、典当、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在内的13家地方金融机构的分类监管,建立地方金融机构月度数据报送制度,加强数据比对,了解经营情况。牵头开展地方金融机构专项排查,联合上级部门、第三方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和约谈,确保地方金融机构健康有序发展。强化投融资领域净化力度。对照省市文件,严格规范投融资类企业新设和变更,在严防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先后通过会商完成23家市场主体变更。筑牢宣传教育主阵地,扎实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宣传工作,深入基层社区,联合公安、司法等职能部门先后组织开展5场宣传教育活动。

三、2022年工作安排和五年工作计划

2022年和未来一段时期内,在我国经济“内循环为主、内外双循环”战略背景下,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122”目标加快上市步伐、引导扩大信贷投放、扎实开展风险攻坚,有力保障我区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面加速资本市场“钟楼板块”建设

围绕“十四五末”新增上市10家以上、总数达到20家、总市值2000亿元的总目标,树牢“抓上市就是抓发展、抓上市就是抓项目、抓上市就是抓创新、抓上市就是抓富民”的理念,强化精准支持、专业服务,加快构建上市公司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2022年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家,申报3家,总市值突破500亿元。

1、开展政策引领“护航行动”。不断优化改进上市扶持政策,坚持境内外、场内外资本市场同时抓,积极抢抓北交所设立等资本市场改革窗口机遇,引导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对接境内外资本市场。给予企业从上市前股改到上市挂牌再到上市后再融资的全过程扶持奖励,通过政策“风向标”作用,推动企业聚焦资本市场全速启航。

2、开展上市培育“梯队行动”。深挖上市后备资源,及时更新上市后备库,聚焦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等企业,全力打造上市梯队,力争每年保持市级上市重点后备企业15家、一般后备企业15家,真正形成“报会一批、辅导一批、股改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针对不同阶段、不同需求企业不定期举办各类资本市场相关讲座、培训、对接等活动。借助上市挂牌契机,开展走进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等活动,大力营造浓厚的“想上市、争上市”氛围。形成“培育一批、股改一批、挂牌一批、上市一批、融资一批”的梯次滚动发展格局,做到境内、境外“多点开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多板齐上”。

3、开展重点后备“提速行动”。实时更新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上市工作进程,紧盯已股改、已辅导、已报会重点后备,一企一档,提速推进。对已报会企业通过上交所、深交所网站定期查询反馈进展,定期联系,时刻了解最新状态;对已辅导企业排出计划、进程及要点,及时汇总跟踪进展;对已股改的企业每月走访,及时了解企业进展和面临问题。高效快速做好上市政策扶持,按照股改、辅导、申报、上市、融资等步骤,研究出台靶向性支持政策,消除企业顾虑、减轻企业负担、给足上市信心。积极对接各类创投机构,帮助重点后备企业获得股权融资、业务重组、上下游并购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4、开展难点问题“秒办行动”。建立市、区、板块、企业四级联动机制,持续优化改善上市后备企业问题协调联动机制,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当好“店小二”、“急郎中”,按照“围墙内的事企业做,围墙外的事政府做”的理念,帮助上市后备企业妥善处理好各类“疑难杂症”。在日常后备企业走访和服务过程中,做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现场解决的,当场落实。需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的,联合应急、环保、税务、消防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建立绿色通道,及时予以帮助解决,全方位保障,让企业上市的步伐走的更稳更快,不留风险点。

(二)全面加快金融集聚小微普惠服务

1、以设立金控公司为契机助力金融全链条。进一步加快金控公司的探索设立,着力打造钟楼区“全牌照”地方金融控股集团。通过拓展小贷、保理、融资租赁、投资等板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全方位优化配置本地金融产业链条,吸引各类金融要素资源聚集,有力提高地方金融行业竞争力和转型升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将金控公司的发展与钟楼区各类产业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为钟楼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而长期的金融支持。

2、以各类创新创业基金集聚助力产业升级。加强与各类投资机构紧密合作,设立多支产业子基金,搭建机构和企业对接平台,共同挖掘扶持更多具有潜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来我区集聚,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裂变效应,引导和推动相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帮助更多初创企业寻找优质股权资本,推进人才链、创新链、资本链的加速融合发展。

3、以高效普惠金融服务助力实体转型发展。进一步引导金融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加快形成以普惠金融为主体的信贷投放结构,帮助众多中小微企业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一是继续强化激励引导。发挥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宣传引导,将普惠金融领域投放纳入到对金融机构重要评价内容,鼓励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金融领域投放力度。二是继续深化银担合作。全面推进“园区保”、“科创贷”等金融产品落地生根,持续做大信贷投放规模。三是继续优化银企对接。继续组织举办各类银企对接专题活动,开展多类型金融服务。大力宣传推广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引导银企线上对接,力争到2022年末,扶持企业超600家次,金额突破20亿元。到2025年末,扶持企业超2000家次,金融达到60亿元。

(三)全面提升地方金融监管工作效能

1、强监管优服务,突出风险防控重心。随着地方金融领域相关条例法规出台,区金融局将加强潜心研究,同时切实做好金融监管团队建设,提升金融监管队伍的业务能力水平。对地方金融机构,按月度开展非现场监管,按季度开展现场检查,按年度开展经营许可年审,切实履行业监管职责。同时积极引导鼓励合规的地方金融机构发挥服务实体经济“毛细血管”的作用,通过专项对接等服务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控源头抓关键,坚定防非处非决心。继续严格执行投融资服务企业商事注册会商制度,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测。运用好各类监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做到监管无死角。加强非法集资监测预警机制,联合属地街道(镇)、各职能部门深入整治非法金融活动,完善线索移送工作机制,着力提升金融领域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从源头防控金融风险。

3、优宣传造声势,提升金融稳定信心。按照常态化的宣传工作计划,持续推进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宣传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联合区处非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利用海报、横幅、电子屏、讲座等传统宣传方式进企业、进社区、进村组、进学校开展宣传,提升宣传覆盖面。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线上宣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提升宣传的深度,为钟楼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