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策解读>>内容

《常州市钟楼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2-05-10    来源:政府办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文件:

  • 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 钟楼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一、编制背景

为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结合《常州市钟楼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有关规划,考虑钟楼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实际,编制本规划。

二、主要内容

(一)规划概要

《规划》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由“十三五”主要做法及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十四五”面临形势3个小节组成。第二章为“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4个小节组成。第三章为“主要任务”,由坚持绿色发展、深入污染攻坚、筑牢生态基底、推动乡村振兴、强化风险防控、健全治理体系6个小节组成。第四章为“保障措施”,由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严格目标考核、强化科技创新4个小节组成。

(二)规划目标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把钟楼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区,建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打造“中轴枢纽支点、都市智造高地、运河文创名区、生态宜居家园” 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在指标设计上,根据新时期国家和省、市相关部署要求,制定钟楼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标体系,包括环境质量、低碳发展、环境治理、生态系统、满意度五个方面共20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2项,预期性指标8项。指标及目标主要以《常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基础,并结合钟楼区实际,对部分指标提出了差别化的奋斗目标。

三、主要任务

1. 坚持绿色发展,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以碳达峰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深入污染攻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生态环境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

3. 筑牢生态基底,构建和谐生态宜居家园。以改善生态系统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和维护生态功能为主线,深入推进生态绿城建设,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 推动乡村振兴,共建共享宜居美丽乡村。统筹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5. 加强环境管理,提升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加强环境风险源识别和管控,确保不发生较大环境污染事件。

6.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体系现代化。建设 “八大”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七大”治理能力。

重点实施绿色低碳发展重点工程、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工程、生态系统保护重点工程、宜居美丽乡村重点工程、现代化治理能力重点工程等5大类工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政府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

(二)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设立绿色发展专项资金,将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继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通过优惠政策扶持等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三)严格目标考核,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评估考核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促进工作推进。

(四)强化科技创新,制订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和前瞻性的技术保障体系,建立技术专家咨询和技术支撑系统,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保障。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