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基层信息>>永红街道>>内容
“我报名参加社区防疫志愿者,听从社区安排。”“哪里核酸检测点需要增加登记人员?”“哪个楼道需要收垃圾送菜?”……自3月13日以来,锦阳花苑社区志愿者微信群里响起来战疫接龙“战歌”。
锦阳花苑社区共有常住人口14365人,工作人员14人,网格多,人手少。自战“疫”打响以来,给社区的日常工作按下了暂停键,全员备战,投入到防疫一线。形势最严峻的时候,社区累计封管控了62个单元,1366户,近3000多位居民!面对封管控居民的上门采样、送菜、收垃圾等迫在眉睫的任务,锦阳花苑社区在线上发布了志愿者征集令。召集令一发布,就不断有志愿者报名、迅速到岗、有序分工……一抹抹默默奉献的“志愿红”闪耀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座城,他们甚至在微信群里“抢任务”。
如何能“抢”到志愿者任务?
“争抢‘接单’是志愿者们的日常。”为了有效管理疫情中的社区工作,社区提前将每天的工作任务进行排班,把任务“晒”到群里,让志愿者接龙。当需要20名志愿者核酸登记和15名扫楼志愿者的任务在群里发布后,不到10分钟就报满了。有志愿者调侃道: “这个社区活都要抢了,晚来一步就没了。”“洗个澡任务就被抢完了!”“才一会没看手机,任务就没了。”僧多粥少,每次群里发任务,志愿者们就免不了一阵“厮杀”,拼得不仅是手速,更是大家为人民服务的激情!
“爸爸妈妈,快去发菜啦!”
家住锦阳花苑小区14幢的乔雨、于双双夫妻一有机会就在群里抢任务。家中的孩子艾米虽然还在幼儿园,但特别理解支持父母的志愿者服务,每次一看到楼下发菜,就赶紧提醒父母:“爸爸妈妈,快去快去,菜到了,你们该下楼发菜啦。”“我老公说得对,通过这次做志愿者,我觉得我们真的收获了很多,孩子的外婆每天都和艾米说,爸爸妈妈是去做好事啦,孩子可能还小听不懂,但是他从一开始不让我们走,到现在每天为我们加油打气,我们很欣慰,感觉他一下子长大了,希望他以后也能成为乐于奉献的男子汉!”这是一对让人羡慕的夫妻,工作时灿烂的笑脸,体现着他们对生活、对奉献的热爱。正是这种热爱,打动了老人和下一代,让大家团结起来,组成了最强抗疫合力……
“我是预备党员,我先行!”
在锦阳花苑的志愿者队伍中,有三位预备党员封雨、许迪,张心雨。封雨是一名“80后”,作为男同志的他主动承担着社区里的累活重活,搬运物资有他,收拾垃圾有他,“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的身份可以预备,但思想行动不能预备,而要以实际行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封雨的心里话。许迪和张心雨都是去年刚毕业的年轻预备党员,作为女同胞的她们,巾帼不让须眉,主动变身“大白”,进行封管控区采样登记以及给封控住户上电子门锁等任务,紧张的工作节奏,使她们常常忙碌一整天都顾不上喝水,手也因为反复的酒精消毒皮肤皱巴,但她们却说:“防疫的战场就是入党的‘考场’,作为预备党员,我们要争取在大战大考中锤炼党性、磨砺初心,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王文元和王文俊兄弟两家住锦阳花苑17幢,疫情暴发后,他们积极响应单位号召并肩作战、逆行而上,共同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每天在微信群里“打卡”,简单的一句“注意安全”,就是他们给彼此互注的“强心剂”。社区抗疫就是战场,从清晨到日暮,从寒风凛冽到倾盆大雨,兄弟俩一刻都不停歇。在全员核酸采集点,工作十分紧张,王文元一忙就是一整天。在维护秩序、物资运送、政策答疑、安保守护等工作点位上都能看见他“大白”的身影,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时刻在“疫”线冲锋,与“病毒”赛跑。
“请大家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大家注意保持1米距离”拿着扩音器不停穿梭在锦阳花苑各个核酸采样点,时时提醒现场居民的是王文俊,他是王文元的弟弟,受到哥哥影响他也第一时间加入社区的志愿者队伍。王家两兄弟约定,待疫情散去,好好和家人聚一聚,陪父母吃上一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
战“疫”还未停止,感动仍在上演,他们只是“疫”线上许多家庭的缩影,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亲兄弟” “夫妻档”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温暖着社区里的每一个人,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筑牢防线。(霍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