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司法局>>内容
近年来,常州市钟楼区紧扣让法治成为钟楼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这一目标,坚持依法治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钟楼、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法治钟楼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坚持全面统筹,高站位构建法治建设新格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制定《法治钟楼建设规划(2021—2025年)》《钟楼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常州市钟楼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实施方案》,明确推进全面依法治区的“任务书”和“路线图”。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规定》,区委常委会每年定期听取和审议法治建设工作,把法治建设作为服务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做到“三纳入、三挂钩”,即: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各部门工作议事日程、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领导考评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与目标管理挂钩,全面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
二是坚持聚焦重点,高质量实现法治政府新突破。制定《常州市钟楼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细则》,规范决策程序。注重发挥党委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的作用,积极参与政府投资决策、复杂敏感矛盾调处、拆迁征收等重大项目的法律论证,三年来共采纳法律意见书240余份。深入开展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专项系列行动,制定《关于建立全区综合行政执法协同指导和监督考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全区基层规范行政执法调研督导活动方案》,召开全区综合行政执法第一次联席会议,协同赋权部门下沉调研,实现精准常态化指导。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探索“说法说理会”,钟楼首例知识产权类行政复议案件荣获全省优秀行政复议文书三等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五年100%,获评全省行政应诉先进集体。
三是坚持司法为民,高标准推动公正司法新提升。深化繁简分流改革,实现民事案件轻重分离、快慢分道,2021年以来共执结案件5646件,实际执行到位金额19.51亿元,切实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完善破产审判府院联动机制并实体化运行,建立“执转破”工作长效机制,2021年执行案款首次执行到位率位居全市第一。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创建著作权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为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奠定法治基础。成立中心城区首家道路交通事故巡回审判法庭,依托“道交一体化”平台,在全市率先实现交通事故纠纷在线调解和“一键理赔”。区检察院牵头区法院、钟楼公安分局,共同研发涉众型经济犯罪侦诉审执防一体化办案软件2.0版,被评为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十大创新案例”。区法院推进“云上法庭”项目建设,在全市率先探索网络庭审,被评为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
四是坚持共建共治,高水平营造法治社会新氛围。深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以普法责任制为抓手,开展全民普法。打造全国首家司法行政主题公园——西林公园、全市第一家法治文化公园——五星公园、“八五”普法以来全市首家法治文化街区,让百姓出门见法治。创新普法品牌,精心打造“法润钟楼·公益普法直通车”,开往城乡集市,驶向邻里乡间,目前已开通20站,相关做法被学习强国、《法治日报》等平台推广。以全国、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为抓手,在全区推广“援法议事”活动,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邹区镇杨庄村创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五星司法所获评全国模范司法所,永红街道锦阳花苑社区获评全省首批“援法议事”典型案例。(张婷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