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司法局>>内容
为加快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近日,区委依法治区办组织开展“援法议事”全覆盖实地督察,通过实地查看、查阅台账、现场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镇、各街道“援法议事”活动开展情况,对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提出指导性工作建议。
自城乡基层“援法议事”活动、“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开展以来,钟楼区立足在统筹谋划上下功夫、在发挥作用上做文章、在探索创新上求突破,持续打造“援法议事”“法律明白人”特色品牌,群众对法治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一是加强统筹谋划,动员部署有“力度”。把推进“援法议事”活动、“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多次专题研究,先后印发《关于开展城乡基层“援法议事”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城乡基层“援法议事”活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工作举措、基本要求等,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切实发挥法治建设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援法议事”全覆盖和“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纳入年度综合考核,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推动构建“党委领导、基层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工作格局。
二是发挥主体作用,群众参与有“广度”。强化多元参与,广泛吸纳老党员、老军人、老模范、新乡贤和社区工作骨干等“法律明白人”以及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法治带头人”参与“援法议事”活动。“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定期开展学法讲堂和现场观摩培训,提升其法律素养,使他们成为身边群众的“援法议事”讲解员、联络员和办事员。充分发挥 “三官一律”、法律顾问和普法志愿者等在“援法议事”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情况复杂、争议较大、难以达成共识的矛盾问题的指导和帮助,以点带面,培养辖区居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与习惯。
三是坚持探索创新,真情为民有“温度”。充分挖掘 “新新公园”“初心广场”“罗辉芸工作室”等各类资源,融合搭建援法议事平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效解决枫林雅都小区破损游乐设施改造、银杏路社区噪声污染整治、西新桥三村危房改造法治文化广场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诸多利益问题。及时挖掘本地区具有创新性、典型性、示范性的经验做法,锦阳花苑社区“晓婷说事广场”推动社区法律顾问参与“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获评全省首批援法议事范例;飘香路社区“星愿援法议事工作室”整合街道非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星民情工作室等优势资源多方参与;月季路社区“邻里会客厅”探索建立“1+4+N”工作法;松涛路社区“蒲公英金点子援法议事亭”打造“民意小黑板”移动议事平台,集民意,聚民心,促治理……城乡基层“援法议事”活动百花争放、百家争鸣,群众事群众说、群众议、群众定已成为生活常态。(张婷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