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钟楼要闻>>内容
1月5日,常州市钟楼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代理区长李超鲲代表钟楼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在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引发热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要主动作为,为建设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大代表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东风:这次区政府的工作报告站位高、内容实、接地气。关于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的有关思路和项目,我觉得具有这样几个亮点:一是大交通建设呼应了全市空间发展战略,紧密对接“两湖”战略规划。东方大道、凤苑路等南北交通干道的规划建设,以及相关道路的有效衔接、互联互通,将钟楼区一下子拉到了“两湖”战略规划的前沿空间。二是“5210”交通时空圈的总体战略思路具有时代高度,体现了本届政府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魄力。特别是“10分钟内区内东西联通”目标的提出,对于带动职教园发展,建设新时代的产教融合示范区、支撑苏锡常职教样板高地建设具有特殊意义。三是综合交通体系的立体化建设,将系统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今后几年的内外交通建设既包括苏锡常城际等过境交通,也包括中吴大道等市政道路;既包括轨道5号线等公共交通,也包括玉兰路等改造,体系比较健全,建好后对四大功能区建设会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项目总监兼技术总监张杨: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心情很激动,尤其是今后五年的规划重点提到要全力强化创新引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与我所在企业发展尤为密切。我觉得,大会精神落实到我们企业具体实践中,就是既要做好高精尖的技术突破创新,也要鼓励能解决身边问题的接地气式创新:比如我们近年研发了钴合金、钛合金、钨合金等特殊合金的MIM净成型技术,有效突破了原有的MIM材料限制,解决了特种材料难加工的痛点,实现了技术突破创新;同时我们发动员工进行提案改善,从身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物料制作中寻求“新干法”,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常州汇智创业孵化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娟:刚刚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工作概括全面,实事求是;今后五年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让我们对钟楼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作为外地来常的新钟楼人,我深切地感受到钟楼这几年的各项变化:我们博济第一个园区是2015年落地钟楼的,现在6个园区相继开花,正是得益于钟楼持续向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年,钟楼老城复兴让我感受很深,感受最大的就是五星智造园旁的西仓桥建成,劳动西路贯通;新博智汇谷旁的福运桥通车,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运营,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园区企业和职工的出行。同时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三堡街历史街区的改造,包括我们在建的原梳篦博物馆改建项目博济南岸里,都是盘活更新了各类文化历史载体,对城市文脉的延续和老城复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紧紧围绕钟楼区重点工作思路和方向,做好园区的提档升级,推进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为钟楼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政协委员
钟楼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伟:这是一份高质量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成绩辉煌,工作举措扎实有力。区发改局将紧紧围绕报告确定的工作目标,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抢抓未来机遇,做到三个主动:一要主动研究和对接市“532”发展战略,二要主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三要主动精准提供政策服务,为建设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作出发改的贡献。
钟楼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杨文娟:听了今年钟楼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对钟楼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与期待。钟楼教育将以“再出发”的姿态向未来:资源配置再提速,新建改扩建学校13所,不断补齐民生短板;优质均衡再提质,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发展)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内涵建设再提升,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启动学校第六轮主动发展规划,实施省级教学改革重大实验项目,探索“协同育人”机制;师生素养再提高,以“民生跃升”为己任,为建设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作出教育的新贡献。
钟楼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闵志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底气足、思路明、措施实。围绕报告中提出的强化创新引领要求,区科技局将实施 “清单化+工作专班化+落实闭环化”的工作机制,全力打赢创新主体培育、核心技术突破、科创平台提能、双创载体增效和创新人才集聚五大攻坚战,力争实现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培育潜在独角兽企业2家,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3项等目标,为钟楼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童华岗 王淑君 薛暮嵘 石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