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半年,南大街街道将坚持目标定位不动摇,深化“清单+专班”工作方法,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争分夺秒、不遗余力,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和发展“攻坚战”,奋力抢抓“双过半”,全力保障“全年红”。
(一)培育转型发展更大引擎。全领域关注经济运行。建立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跟踪问效制度,全力以赴稳住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基本盘。在楼宇经济、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发力,及时掌握街道新增税源情况,确保各项数据“应统尽统”。积极对接市、区单位,充分发挥国有资产调剂作用,以点及面促进城区产业转型升级。全过程推进重点项目。加快运河天地龙城夜巷、老城厢道路整治(二期)等项目推进,确保全年19个项目开工率100%,投资进度100%。全面提升亿蜂创新产业基地、小行星众创空间等载体品质,抓好南大街X-SPACE·优客工场载体建设,进一步释放可承载空间。重点关注税源项目招引,跟踪服务好龙城夜巷项目和夏利里拉酒店项目,积极落实到账外资任务。全方位做好企业服务。推动纾困惠企政策直达一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发展信心和韧劲。加强政府引导、搭建公共平台,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助推商贸服务业发展。坚持常态化走访联系企业,跟踪了解重点税源单位销售经营状况,确保街道全年目标任务按时序进度完成。
(二)开创老城复兴更新局面。进一步提升宜居品质。紧盯老旧小区改造三、四期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进实施青云坊、双桂坊等道路改造。完成南大街地下停车场改造,谋划南大街步行街提升启动段建设。及时妥善完成尚德里、西庙沟等解危解困项目,跟进大板房安置房的交付节点,做好过渡费及剩余房款差价的发放。协调处理物业矛盾,推进金色新城等小区的业委会换届工作。进一步擦亮文旅名片。充分利用运河沿岸历史街区、商业综合体等空间资源,打造“可读可演可住”沉浸式书院文化项目,提供文艺演出等多元文化服务。加快建设人文景观旅游长廊和大运河文化旅游带新轴线,打造盛宣怀文化IP及特色主题旅游路线。深入推动夜间经济与旅游经济、网红经济等结合,挖掘“运河古城”潜力、放大“时尚都市”魅力。进一步下好“绣花”功夫。深化城市物业合作,用专业队伍的管理科学性促成城区管理的融合与提升。充分发挥城市长效管理考核“指挥棒”作用,压实网格管理职责,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加强城管、市监联动执法,探索商业外摆及夜间集市管理路径,让“烟火气”有“文明风”。
(三)筑牢民生福祉更优保障。高品质推进社区建设。推进党建引领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点等创建工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模式。高效完成社区提升改造项目,细化公益创投项目的全流程指导。双桂坊社区打造全市首个商圈社区,促进“社区+商圈”共荣发展。开展年度社工能力提升培训营,打造许巧珍式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社工队伍。高标准提升服务供给。大力推进老年群体疫苗接种和应检尽检工作。综合运用“物质+服务”救助形式,探索“一老一小一困”等困难群体的长效帮扶机制,实现暖心帮扶温度更浓。以“南大街 无南事”品牌为引领,扎实推进“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示范点”创建全覆盖和“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点创建。高水平抓好社会治理。围绕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全力做好各项安保维稳工作,积极防范化解各类信访老户和矛盾风险,确保全年维护安全稳定工作圆满收官。狠抓网格员队伍建设,结合新社工入职,开展多轮网格业务培训。
(四)激活干事创业更强动能。把牢意识形态方向。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好“小巷讲坛”等基层群众性理论宣讲平台,引导党员干部将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瞄准央媒等更高层次新闻媒介,展示街道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营造积极良好的舆论氛围。推进典范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筑牢基层组织堡垒。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围绕老城厢复兴等街道中心工作,发挥好商圈党建联盟、支部结对共建合力效应。探索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改造龙城红色驿站、提升行知云商骑手驿站,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筹建慧客大厦人才公寓党支部,以四大党建功能区为“阵地”,为入住人才提供更好学习交流平台。锻造一流干部队伍。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搭建比拼展示平台,健全“导师帮带”“多岗锻炼”制度,在急难险重岗位培养、发现和使用干部。广泛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建立街道与社区干部的双向交流机制,优化机关部门绩效考核方案,激发队伍干事创业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