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领导之窗>>王旭锋>>我的活动>>内容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为深入实施“532”发展战略提供坚实人才支撑,11月17日,2022年“名城名校合作行 创新创业赢未来”活动走进上海,向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青年才俊发出来常州、来钟楼创新创业的盛情邀请。
常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林,钟楼区领导沈东、邹源、钱云杰、万建新、王旭锋,市科技局副局长白冰天,市人社局副局长江天参加活动。
在上午举行的“龙城英才计划”(上海)推介会上,李林表示,常州毗邻上海,共饮长江水,上海与常州人缘相亲、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心理距离近、产业配套好、项目合作多,两地之间往来频繁、源远流长。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承接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和“五个中心”建设溢出效应,为常州与上海的人才合作、人才交流、人才共赢创造了新机遇、建立了新平台、打开了新空间,对接大上海、推动大融合,是常州全面提升开放开发水平的缩影。李林说,目前常州正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重振产业雄风、再创城市辉煌,机遇多、舞台广、前景好;同时,常州深入实施以“龙城英才计划”为核心品牌的人才计划,其中面向青年人才推行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高水平打造人才公寓,希望各大高校及其青年人才关注常州、关心常州、选择常州,共创美好未来。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葛卫华表示,当前常州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突出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迭代更新重磅人才政策,努力建设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葛卫华希望双方今后搭建更多合作平台,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共同进步。上海师范大学也将积极对接常州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在学科研究、人才培养、人才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化校地合作,鼓励支持更多优秀人才来常州发展。
钟楼区委书记沈东作“钟灵毓秀·楼观天下”常州钟楼区城市环境推介。沈东表示,近年来钟楼区紧扣“中轴枢纽支点、都市智造高地、运河文创名区、生态宜居家园”的发展定位,全力推进老城复兴样板区、数字经济先导区、“两湖”创新先行区以及乡村振兴实验区“四大功能区”建设,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发展前景。沈东希望各路人才来钟楼实地考察、洽谈合作,钟楼区也将尽最大努力,提供最优服务,让每位人才都能在钟楼成就梦想、拥抱成功。
活动中,钟楼区企业龙冶节能、常州建科院、三合声源超声波、格瑞海斯人居环境、江苏精研科技分别发布技术攻关需求。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华联医疗器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江苏大使同丰涂料有限公司、江苏三合声源超声波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电力装备有限公司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多所高校,就人才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等进行项目签约。
钟楼区在9所大学成立“高校引才工作站”,并聘请引才专员。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常州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信息。
推介会上,校地领导共同启动“青春来常”云聘周活动,并在当天下午组织企业开展网络直播招聘会。“云聘周”于11月17日—21日每日下午15:00—17:00开展直播,包括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国企事业、医疗医药、新能源材料等5场主题招聘。来自常州50家知名企业和23家事业单位面向高层次人才推出3300多个岗位,整体岗位呈现“高、精、尖”的特点,大部分岗位年薪在12万元以上,最高达80万元。
当天下午,在拜访了位于上海交大科技园闵行园区的术锐医学、图灵量子、霖鼎光学、节卡机器人等企业之后。钟楼区还与上海闵行交大科技园运营有限公司、常州慧谷科技园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围绕科研平台资源共享、推动成果转化落地、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多元发展。上海交大、钟楼区以及其他企业拟共同出资成立“钟楼上海交大科创基金”,共同培育上海交大成果转化项目在钟楼更好更快落地发展。
据统计,钟楼区已经集聚各类人才超15万人,引进培养国家级重大工程人才9人,省级创新创业人才50人,引进领军人才项目超380个,1家人才企业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