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基层信息>>北港街道>>内容

“头雁领航·博采众长”——北港街道2022年度社区“头雁”增能计划正式开启!
发布日期: 2022-09-05    来源:北港街道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为更好地拓展社工学习渠道和专业视野,进一步深化社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9月2日,北港街道行政审批局组织社区书记、主任、相关分管副职等二十余名骨干代表前往天宁区雕庄街道采菱社区、水岸社区以及菱溪社区学习考察社区治理创新工作,学习先进经验、启发工作思路、提高综合能力。

采菱社区坚持以“建居民满意的社区”为目标,让“组织、人心、治理、服务、发展”相融合,五位一体,打造“联动型、凝聚型、和谐型、活力型、数字型”社区,真正建成“田园之美、家园之美、岁月静好、诗意栖息”的社区幸福共同体。

水岸社区全力打造“青春映山红”党建品牌,成立青年党员公益联合会,打造凤凰新城青年党员Young空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用好用活阵地,先后组织开展红色骑行寻初心、党建月季园栽种、“好书我来荐”沙龙分享会等主题党日活动,越来越多的青年党员开始“往社区走”。

菱溪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秉承“乐活菱溪 幸福家园”的文化核心理念,紧紧围绕“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会治安、社区卫建及社区文明建设”六个层面开展工作与服务,为政府分责、为居民分忧。相继成立多个志愿服务组织,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和个性化服务,不断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每到一处,社工们都仔细观察,认真学习,虚心汲取经验,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所学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会从社区营造、居民自治、自我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拓展社区治理的广度与深度,将参观得来的经验消化、吸收与运用,进一步提高服务居民的水平。

近年来,北港街道在“人才培养、团队培育、品牌建设、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地推动了社工人才队伍的发展和壮大。接下来北港街道将继续秉持“对内发力 向外借力”的社工发展理念,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运河苑社区党委书记曾文伟:采菱社区围绕热点民生,以五社联动和四邻文化为框架、以五大民情机制和“五小五大”工作法为抓手的基层治理新路径,值得学习和借鉴。其中社区与街道社工站相互配合,街道社工站向社区提供社工服务,由社工站主导进行项目调研、申报及实施,社区配合其开展服务工作。社工站向社会组织、社区引入社会组织提供社工服务,由社工站主导入驻,按要求汇总、备案等;满足孵化条件的社会组织接受街道社工站的评估及考核,社会组织也可以向社工站提供孵化过程中的专业指导咨询,社区治理和建设工作以及社工、网格员、社会组织工作分工明确,得到良性发展。

青枫社区党委书记蒋俏艳:通过参加北港街道行政审批局组织的雕庄街道观摩交流学习活动,丰富而实用的内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深感到在社区阵地建设和拓展方面存在的差距。作为社区工作者应加强学习,找准社区的定位,结合社区实际,借鉴兄弟社区的管理模式,提升自我创先争优。一是围绕“一居一特”开展工作,小区域大党建谱写融合发展新篇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注重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两委”领导核心作用。创新社区工作网格化管理机制,不断探索新模式。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畅通渠道“说事”、落实责任“理事”、民主决策“议事”、整合力量“办事”、公开反馈“评事”、巡查回访“督事”为内容的“六事”民情工作法,把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落实到户、到人,畅通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通道,把党员群众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二是在服务上应当学习先进社区的服务理念,做好居民的“贴心人”,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打造“乐享 赋能 慧治”文化品牌为目标,在促进社区文化和谐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社区居民从心底认这个家,让“建家、管家、当家、认家、爱家”成为这里的服务理念,真正体现“社区是我家,维护靠大家”。三是整合辖区资源,强化“六帮六助六服务”,全面开展建设特色“十五分钟社区服务圈”的工作。一方面使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内能够享受到餐饮、家政、文体娱乐、医疗卫生等基本生活服务。另一方面打造生活服务圈,社区通过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家政沟通联系,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商品优势等服务,方便居民生活,让社区这个“家”成为一个聚人气,暖人心的大“家”。

水杉路社区党委书记钱咪娜: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学习到了“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管理创新之举在社区中起到的重要推进作用,也激发了我对社区工作的新想法。社区营造核心在“人”,最终体现为一种服务,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作为居民参与小区自治的渠道资源——社会组织,从理念上提高对社区治理的创新认识,在管理上提高科学体系,打造社区特色亮点的同时要坚持服务质量。也需要不断增强扩展资源和能力,解决群众诉求和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居民的当前参与,也促进持续参与。

松涛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冯巍:松涛路社区松涛苑小区作为一个流动人员占比80%的安置房新小区,围绕如何让流动人员敞开心扉,融入松涛苑大家庭而困扰。来到采菱社区,其中关爱小候鸟项目让我眼前一亮。终于找到了解决松涛苑长期困扰的好办法。从流动人员子女寒暑假来到父母身边为契机,一方面解决小候鸟们无人看管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关爱儿童活动,让小候鸟们和小候鸟的爸爸妈妈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拉近距离,融入松涛苑大家庭,最终达到松涛是我家,幸福靠大家的最终目标。

月季路社区副主任陈丽娜:为了拓宽思路,开创社区工作的新局面。2022年9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天宁区雕庄街道采菱社区、水岸社区以及菱溪社区的参观学习。有限的时间里,我不仅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吸取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采菱、水岸、菱溪社区管理的观念之新、思路之清、工作之实、措施之硬、发展之快等方面都在我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震撼,他们的许多发展理念和工作措施都很值得我去认真学习和借鉴,让我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真是受益良多。

宝龙社区副主任徐延峰:为了拓宽工作思路,开创社区工作的新局面,我代表宝龙社区参加了北港街道组织的采菱社区、水岸社区和菱溪社区的参观学习。每到一个社区,社区负责人都热情接待我们并细致地为我们讲解该社区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情况。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采菱社区介绍的“四邻”工作法,通过邻里学、邻里助、邻里情、邻里乐四个要素,把小区里的睦邻友好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小区居民搭建了一个共融、共享、共学、共乐的平台。虽然各社区硬件条件不同,管理模式也不尽一致,但通过学习他们优秀的工作经验,结合自己社区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本社区服务品牌和优秀工作法,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借鉴的。(黄雯茹)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