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全区推进政协系统“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以及区政协有关工作会议要求,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有形”和“有效”相结合,实现街道辖区社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全覆盖。现结合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实际,就建好用好“有事好商量”网格协商议事流动站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要求,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突出“政协进基层,委员在身边”主题,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通过建好用好“有事好商量”网格协商议事流动站,积极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为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协协商提供有效平台,充分发挥政协协商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工作内容
1. 委员联系网格。将街道委员活动组中的37名政协委员分成12个活动小组,每个活动小组负责联系1个社区(筹备组)。街道委员活动组成立委员党支部,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加强对联系工作的领导。原则上,每个委员活动小组必须具备至少1名党员委员。
2. 收集民意信息。采取“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形式,加强政协委员与社区网格员之间的“结对”联系活动,组织政协委员加入网格管理系统,组建“网格共建工作微信群”,帮助政协委员及时掌握基层动态、收集民意信息。
3. 确定协商议题。定期召开社情民意信息专题分析会,并邀请网格有关负责同志网格员参加,初步筛选协商议题。原则上每年召开两次,特殊情况下可随时召开。如果相邻网格重点社情民意信息基本相同,经街道委员活动组委员党支部同意,可以合并召开专题会议。协商议题经街道委员党支部审核、同级党组织审定。
4. 深入协商议事。坚持“不调研不协商”,围绕协商议题组织调研小组,开展调研活动。调研小组要有群众代表或者利益相关方参加,也可以申请街道委员活动组指派其他委员参加,或者协调区政协相关专委会指派其他委员参加。要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突出“灵活、快捷、高效”特点,就近、便利地开展广场协商、楼道协商、店堂协商、茶室协商、书屋协商、会议协商,做到“边调研边协商”“边宣传边协商”,力求通过广泛、多层、深入协商议事,既获取真知灼见、又广泛凝聚共识。
5.报送协商成果。在深入开展协商议事的基础上,及时汇总整理协商意见建议,形成协商成果。协商成果既要写清楚普遍达成的意见建议,也要写清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个别不同意见。要坚持凝聚共识也是协商成果的理念,对于个别不同意见,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协商成果形成之后,经街道委员活动组委员党支部审核,供同级党组织决策参考。要正确把握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边界,真正做到“到位不越位”“融入不替代”。对于群众反映强烈、关联性强、带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可以通过政协提案或者社情民意形式向有关方面反映。
6.推动成果转化。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支持和保障委员活动小组履行政协协商职能,高度重视政协协商议事成果的采纳落实。党组织决策之前,也可以在政协协商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基层协商,协商过程中可以邀请委员代表参加,也可以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确保决策更民主、更科学。实施过程中,要主动接受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
三、组织领导
1.坚持党的领导。街道党工委成立“有事好商量”网格协商议事流动站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协商议事工作的领导,委员党支部和委员活动组分别负责各自日常工作,并定期向街道领导小组汇报“网格协商议事流动站”工作开展情况及其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2.精心组织实施。召开街道委员活动组全体委员会议,宣布成立委员党支部,明确支部职责,同时进行工作动员,明确目标任务,加强工作培训,推动“网格协商议事流动站”各项工作。
3.注重经验总结。组织各委员活动小组定期交流“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流动站的工作经验,及时宣传协商议事工作取得的成绩,积极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方式方法,努力把“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流动站打造成聚焦中心、服务发展的平台,建言献策、凝聚共识的平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