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北港街道办事处,向第一届议政代表会作工作报告,请提出意见和建议。
2022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今年上半年,是极其不平凡的半年,面对大事要事难事叠加的繁重任务,面对新情况新挑战交织的复杂局面,我们经历了严峻复杂的疫情考验,努力克服经济下行的压力,牢牢把握住“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街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保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形势,全力推动街道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1. 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大仗硬仗。全力完成“313”疫情歼灭战。迅速高效处置辖区内3例阳性病例的相关工作,封控和管控楼栋312幢1.6万多户4万余人,完成11轮全员核酸91.04万人次。全面筑牢外防输入防线。做好重点地区来常人员防控工作,管控入境人员52人,上海、北京等地来常重点人员共349人。持续强化群防群控。加强社会面防控,加强免疫接种累计38295人,加强免疫率67.07%,3-17岁人群首针接种率103.47%,截止7月11日,辖区内60岁以上首针接种人数9101人。系统提升防控能力建设。建立10个工作组8个工作专班,加强疫情防控人员培训,累计集中培训登记员5次约260人,完善街道疫情防控战时体系,实现“平转急”相互转化,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支撑。
2. 全面稳住经济稳中求进大盘。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预测1—6月,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28.2亿元,同比增长8.3%,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销售额完成136.32亿元,同比增长4.2%,纳入核算重点服务业完成6.22亿元,同比增长17.4%。产业社区助力营商环境。在开发区产业社区领导小组的组织下,成立四个产业社区,覆盖600多家企业,明确产业社区6大社区职能,解决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实现营商环境更优化、岗位职责更明确、企业服务更贴心、惠企政策更有力。腾笼换凤优化资源空间。开展“危污乱散低”整治提升行动,结合开发区“零地增效”行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价,列出潜力企业清单,引导工业企业在土地置换、增资技改、兼并重组、产业转型等方式中盘活闲置和低效用地,预计全年完成30万方用地提质增效。
3. 高水平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完成玉兰路(五星大桥—童子河东路)、后塘河路、玫瑰路南沿等道路建设,民生实事项目桂花路桥工程顺利完工,上半年以来,街道内共新建7条约5835米道路,畅通居民交通出行。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开展“大美北港”城市长效管理五大专项活动,聚焦薄弱环节,全面查漏洞、补短板。依托“工业遗存”项目,打造油罐主题公园,为居民提供优质休闲文化场所。启动玫瑰路、水杉路道板改造升级,推进香樟路精品道路建设,道板施工改造400余米,科学规划机动车位150余个,更换树池60余个。城市治理更加智慧。进一步提升“智慧北港数据港”一体化联动平台,完善优化“企业店小二”“居民一键通”终端小程序。截至目前,累计收到居民上报事项1589件,办结1574件,办结率99%。
4.不断增加增进民生福祉。打造高品质养老。创成全区唯一江苏省“智慧健康养老”街道,新增办理尊老金62人,为936余位老人发放尊老金31.69余万元,“幸福北港暖心菜篮”惠及1622位老年人。加大对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发放各类救助款108.4万元。“慈善助残”资助11人,共计3.3万元,对129位困难残疾人发放慰问品、慰问金6万元。走访慰问失独家庭43户63人,对25户困境儿童开展“暖心菜篮”项目。文体惠民丰富群众生活。传统与流行相结合,开展“云上元宵喜乐会”“悦彩生活”“书香军营”等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剪纸、虎头鞋和鲜鱼月饼申报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文化资源。
5.牢牢守住生产发展底线。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成立街道大气国控站点工作专班,联合建设管理局对建筑工地开展扬尘治理工作,持续开展油烟专项整治,立案查处50余起。完成2家源头替代示范型企业,完成10家企业VOCs收集、治理设施更换或升级改造,不断提高周边空气质量。生态绿环建设不断推进。推进玉兰廊道建设,全长约2.8公里,绿化面积约13.7公顷,强化绿地保护,涵养“城市绿肺”。启动童子河—后塘河规划提升,打造“一园双圈”活力绿环;启动海石口河南岸绿化整治提升,优化居民身边绿色生态环境。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线。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安全生产月”活动,上半年累计检查企业53家,排查隐患376条,已整改315条,其余隐患正在督促整改中。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街道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挑战: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小微企业的实际困难尚需进一步解决;二是土地、环境等约束加剧,推进转型升级、产城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更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存量空间优化。
2022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北港街道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任务目标,积极融入开发区“三大片区融合发展”格局,通过“转、进、保、准、合”,奋力谱写新篇章,努力开创新局面。
1. 转型提速做好“转”的文章,夯实发展“硬实力”。抢抓“危污乱散低”政策机遇,深入推进闲置、低效用地提质增效,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工作作风,推进队伍建设,从“坐等上门”转变为“主动敲门”;完善“区域全覆盖、内容全要素、人员全参与、服务全流程、信息共分享”的产业社区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大安全生产治理力度,严格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持续开展环保攻坚行动,守住国控点,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2. 多元布局做好“进”的文章,提升北港“魅力值”。持续推动童子河生态廊道及后塘河生态文化带建设,全面打造“一廊一带”;着力对安置小区、商业小区进行污水管网提升改造,打造宜居环境;进一步推进松涛苑试点小区权证申领工作;推进“333”综合整治,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进一步加强对住宅小区环境卫生的治理工作,优化物业服务水平;依托“钟楼城管”“智慧北港数据港”两大平台,推动整体管理质态的提升。
3. 利民惠民做好“保”的文章,铺就全民“幸福路”。优化“一老一少”服务内涵,开展助餐、送餐服务;引导鼓励现有民办、公办幼儿园开展托育服务;依托“计生协家健中心”平台,为辖区内居民提供贴心的健康服务;加快打造原创文化交流品牌和运河文化品牌,举办体育赛事和文旅活动,提升北港街道运河品牌影响力;在社区试点社会组织、社工、“红色物业”、居民骨干共同参与社区服务,提升社区服务的共建共享。
4. 治理提效做好“准”的文章,搭建基层“智慧港”。全面深入摸排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打造法治文化商圈,设立普法工作站,为商户提供“菜单式”法律答疑;以商圈老党员、老军人、老模范、新乡贤和商圈工作骨干等重点对象,综合培育一批商圈“法律明白人”;进一步完善“智慧北港数据港”指挥平台建设,优化企业和居民一键通小程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5. 践行使命做好“合”的文章,争当时代“先锋队”。注重反腐倡廉,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提高案件查办质量;积极探索“党建统领、多方融合”治理模式,以梧桐苑、松涛路社区为试点,打造“智慧社区”示范点;提升水杉路社区、青枫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串联宝龙城市广场等共建资源,常态化开展红色活动;在玉兰廊道、油罐公园内布置“红色景致”,将党建“红”、生态“绿”与工业“灰”有机融合;注重舆论引导,依托融媒载体,弘扬先进事迹;加强舆情跟踪研判,主动发声、正面引导,营造舆论氛围。
下半年,北港街道将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发展韧劲,在守牢底线中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中用实功,为全力建设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坚实起步扛起北港担当、贡献北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