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区工信局2022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229563/2022-00018
组配分类:规划计划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工信局
产生日期: 2022-11-15 发布日期: 2022-11-22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2022年区工信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提升全区工业经济质量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报告》《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健全质量发展长效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运行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工业经济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区工信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区工信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提升全区工业经济质量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报告》《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健全质量发展长效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运行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工业经济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落实有效政策,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助企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规模性政策,完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调度工作机制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等工作措施,以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全力稳住基本盘、突出主攻支撑点,激发发展新动能。全区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1-10月,354家规上企业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520.0亿元,同比增长3.4%;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3%;完成工业投资24.69亿元,同比增长18.9%,高出全市增速10.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工业技改投入同比增长8.1%,占工业投资比重64.2%,位列全市第五;实现全部工业开票销售640.0亿元,同比增长2.1%,全部工业应征税金12.5亿元,同比增长5.1%;完成数字经济产业营收210亿元,同比增长27.3%。相关入库企业数量达170家,同比增长27.8%。

二、统筹推进“智改数转”,打造数字经济先导区标杆。夯实数字经济产业基础。正式出台《钟楼区关于“实施‘一三六’工程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的行动方案(2022-2025年)》,有序引导“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同步迈进。全年新建5G基站230个,累计建成5G基站近1300个,已实现主城区及高新园(邹区镇)的连续覆盖;“两朵云”发展势头迅猛,“常州工业云”集聚600余个人工智能模型,涵盖超过300个适应不同场景的模块;“卫生健康云”目前已承接省卫健委300亿条临床数据、市卫生信息中心35.6亿条数据,通过医疗影像数据的统一采集、集中存储和调阅共享,预计每年可节省胶片费用超20亿元;智云天工“超级虚拟工厂”帮助企业疏纾解困并登上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专题宣传,目前链接企业各类设备超六万台,消化剩余产能超15亿元,并获评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数字经济产业支撑。常州大数据产业园获批筹建。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利用“云分析”提升产品附加值,2022年推荐5家企业获得省星级上云企业认证,目前全区星级上云企业71家;5月正式启动“智改数转”免费诊断行动,共为157家参与市、区两级智改数转免费诊断服务的企业出具诊断报告;智能制造标杆工厂与智能制造服务齐头并进,其中,钟楼经济开发区获评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培育对象,并完成工信部材料申报,全市唯一;格力博高端园林用具智能工厂获评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为全区首家智能工厂;精研科技被评为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AAA级示范企业培育对象;立卓信息获评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微亿智造、长江院等11家服务商入选常州市首批智改数转服务商名录,黑溪科技、江苏网擎等一批龙头企业入驻大数据产业园,初步形成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激发数字经济产业活力。全区180家企业完成“智改数转”诊断,入库项目60个,智能化设备及工控软件投入超8亿元;首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场景精研科技5G+智慧工厂项目已全面竣工并正式投产,每年可实现消费电子精密零部件5亿套产能;7月,钟楼区成功举办“智改数转商会下午茶”第一期活动,集聚了30家重点数字企业参加,纵深推进钟楼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三、鼓励支持技术创新,加快城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1-10月“两新一智”主导产业预计完成产值360.0亿元,同比增长4.2%,其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69.3%;年内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9家;微亿智造、盛德鑫泰、宝钢轧辊等6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证,再次刷新该国家项目记录,认定数量全市第三;科达斯特恩、匠心独具、华达科捷等27家企业入选市“专精特新”认定名单,认定数量创历史新高;中海油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体系研发及工程化应用成功申报省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产业化项目。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指导科试、国光、微亿等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目前已经通过省评审,报送国家工信部,占全市申报总数一半;国光、东风获省服务化改造升级标杆示范项目认定;组织龙冶、建科院等6家企业获评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认定数量与新北并列全市第一。积极践行“双碳”发展理念。大力发挥产业政策的杠杆作用,强化节能减排督导管控,上半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得分位居全市第一,全年关停化工企业2家,关停落后铸造产能企业1家;挖掘恒源活性炭项目申报2022年度省工业和信息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绿色化改造升级项目,获得资金500万元;华威新材料、泰雄电子等3家企业成功申报市节能及发展循环经济项目,组织宝钢、华日升等4家企业申报2022年度市级绿色工厂。

四、精准定位重点任务,保障项目发展连续性需求。持续推进区重点、亿元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完善项目困难问题定期排摸及协调解决机制,2022年全区57个重点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66.47亿元,22年计划完成投资40.45亿元,1-10月完成投资22.51亿元,进度55.6%,已开工45个,竣工3个,开工率78.9%;4个省重大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2.6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5亿元,1-10月完成投资4.14亿元,时序进度82.8%。保障企业疫情期间生产连续性。上半年疫情期间,区工信局牵头企业防控专班依托“龙城畅运”全力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累计发证13万张,其中上海等中高风险地区来常车辆发证1万余张,保障企业货物运输畅通,确保生产经营稳定,为维持疫情防控期间制造业经济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强化惠企政策引导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当好“店小二”,不断提高服务企业水平,全年组织313家(次)企业申报各级各类项目,争取各类资金3324万元,其中,6家企业获得2022年度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5个类别项目支持,获得资金1190万元;27家企业获得常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0个类别项目支持,获得资金1873万元。项目申报覆盖范围广、门类多、力度大,彰显出钟楼区制造业发展特色化、多样化的特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