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领导之窗>>王行杰>>我的活动>>内容
聚焦发展和民生,以实干笃定前行。1月5日上午,钟楼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来自全区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肩负使命与重托,满怀豪情、信心满满,他们将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攻坚克难,勠力争先,为全力推动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坚实起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领导有:沈东、李超鲲、汤建军、冯素俊、吴嘉润、顾征英、张菁、曹卜成、黄勇、许立新、芮春祥。汤建军同志主持会议。
区委书记沈东出席会议。
代理区长李超鲲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李超鲲说,五年来,钟楼区稳增长、促转型,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抓创新、育人才,发展动能激发新活力;优规划、拓框架,城市品质获得新提升;补短板、强治理,民生保障实现新改善;依法治、转作风,自身建设展示新形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大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连迈两个十亿元台阶;实施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102个,百亿级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两新一智”主导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一园两平台三云多中心”格局基本成型,以全市3%的国土面积贡献了近10%的经济总量;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23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3%,居全市前列,全域创成省双创示范基地;秉持规划先行,编制总规、专规、城市设计等70余个,新增建设用地6000余亩;33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四好农村路”实现全域覆盖;80%以上财政支出投向民生,新增就业、再就业15万人;主动接受各界监督,办理建议提案583件,满意率100%。
李超鲲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区上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820亿元,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亿元,增长16.4%;规模工业总产值580亿元,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228亿元,增长10%左右;限上社零总额295亿元,增长17%;进出口总额220亿元,增长13%;实际使用外资2.3亿美元,增长7.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李超鲲表示,今后五年,钟楼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围绕全市“532”发展战略和钟楼区“中轴枢纽支点、都市智造高地、运河文创名区、生态宜居家园”战略定位,坚持“老城复兴、西进提速,东西融合、产城一体”战略方向,锚定“1712”“12815”目标,攻坚克难、勠力争先,全力打好“七大争先仗”,奋力建设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
2022年,钟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7%;制造业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稳中提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同步;主要污染物减排、单位GDP能耗下降,大气、水环境质量改善完成市下达任务;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
李超鲲指出,围绕上述目标,2022年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不懈深化改革攻坚,推动创新动能更加充实。坚持深化国企改革,深化经开区、高新园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大预算财政统筹管理改革落地见效,做好基层“三整合”改革后半篇文章,实施综合考核改革;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切实推动各类双创载体、科技园区转型升级,拓展资本市场“钟楼版图”;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国家战略,持续提升经开区、高新园及各类开放平台引领能力。
二是坚持不懈调优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更加扎实。聚焦“精”做好项目文章,坚持“四树立、四摒弃”,持续优化“三图”、健全“三库”,建设项目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水平和推进效能,做到看得清、用得上、有效果;聚焦“强”做大产业文章,支持“两新一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做实经开区“零地增长”实践,鼓励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培育壮大“四上”单位,加快商圈振兴,加强重点商业片区业态研究和布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聚焦“特”做优数字文章,推动数字产业化创新,以“三朵云”撬动数字化与数据服务市场,推进医学影像云建设,扩大常州工业云覆盖面,推动产业数字化扩面,推动数字经济业态多元化发展。
三是坚持不懈加快融合发展,推动城市更新更加务实。整体规划拓空间,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物流园区、水网水系等专项规划,做好运河水环、新港片区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工作,深化先租后让、弹性出让等供地方式改革,全面推进批而未供、低效用地和闲置土地处置;建管并举提品质,有序实施“三改一拆一增”工程,开工建设振中路、桂花路跨运河桥,完成玉兰路等10条市政道路建设,强化停车综合治理,完成清云澜湾项目建设,大板房专项治理圆满收官,整治提升青云坊、广化街等12条道路,建成清潭西路等10条“精品街道”,新建、改扩建公厕12座,改造提升五星公园、兰园等公园,在南大街、荷花池试点城市物业模式,让每一名钟楼居民收获更多幸福感;乡村振兴促融合,立足区情实际发展数字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动农业水利配套提档升级,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四是坚持不懈促进共同富裕,推动民生福祉更加厚实。拓展共同富裕渠道,坚持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导向,探索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路径,持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强化共同富裕保障,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全面巩固社会保险全民参保计划“三年行动”成果,深入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注重提升宜居宜业水平;优化共同富裕服务,加速实施“四大工程”,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加快推进“未来教育港”建设,深化拓展“1816”项目,加快推进市中医院钟楼院区项目落地,实施“一老一小”普惠工程,探索提升托育水平。
五是坚持不懈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治理根基更加坚实。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社区一线倾斜,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加强网格规范化建设,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筑牢安全发展防线,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从严从紧做好社会面和社区管控,全面完成“三年大灶”各项任务,大力推动“危污乱散低”全面出清、全面转型,提升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全面安全、系统安全、长效安全“三位一体”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守住绿色发展底线,落实“双控”目标,推动“双碳”工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进全域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国家试点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全面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绿城建设。
李超鲲强调,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领悟、自觉落实“两个确立”伟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大会还审查了钟楼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钟楼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审议了2022年度钟楼区重大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及说明,表决通过了钟楼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办法、钟楼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设立钟楼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和通过组成人员人选的办法和2022年度钟楼区重大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办法。
区级领导班子其他成员,部分在区江苏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常州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出席区十届政协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区政府组成人员,区管国有企业负责人,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区人大工作机构的有关人员分别在主会场或分会场通过视频列席会议。(童华岗 薛暮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