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楼区司法局“12345”法治连心工作法 推动基层法治建设走深走实 |
发布日期: 2023-10-10 来源:司法局 浏览次数: |
近年来,钟楼区司法局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法治建设过程中,推出了“12345”法治连心工作法,集聚多方资源,汇聚多元力量,让法治融入到基层生活的方方面面。 “1”个中心——党建引领聚齐心。贯穿“一条红线”,运用党建“1+N”模式,健全“多方共治”制度,用法治方法和手段不断激活基层动力之源。探索实施“网格党支部+”治理模式,持续推进“党建+普法”“党建+调解”“党建+治理”等新模式,将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依托“议事团”“自治会”等群众组织,结合“法星民情工作室”“罗辉芸工作室”等工作载体,全力构筑社区治理“第一道关口”、矛盾调解“第一道防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形成了100多个法治微阵地,培育了锦阳花苑社区“晓婷说事广场”飘香路社区“星愿援法议事工作室”松涛苑社区“民意小黑板”月季路社区“邻里会客厅”等,孕育了“红色物业 法润如兰”“说事明理”“法育未来”等本土法治品牌。 “2”支队伍——专业力量持热心。强化多元参与,广泛吸纳老党员、老军人、老模范、新乡贤和社区工作骨干等“法律明白人”以及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法治带头人”参与基层治理。打造“星火党员+”党建队和说事明理服务队两支队伍,通过“巡查+治理+志愿”服务机制和“民主法治议事会”机制,通过民主讨论、制定公约的方式找到小区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所在,充分发挥公安、城管、司法行政、物业等多方协同优势,运用“法治积分”项目调度居民的积极性,不断壮大法治队伍,将“援法议事”扩展到“八小时”以外,引导和吸引更多群众踊跃参与其中,将人民群众的“矛盾问题清单”转化为“法治惠民清单”。 “3”网行动——统筹资源保安心。用足用好各类专业法律资源,通过格网、警网、法网“三网融合”保障一方平安。统筹各级资源、深入融合多方社会合力,联合社区的网格建设,推动律师、民警、基层司法工作者等资源力量下沉网格,联合开展社区矫正与社区康复,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运用法治手段化解矛盾纠纷,达到了资源联用、隐患联化、问题联治、服务联动效果,提升治安防范能力和水平,让辖区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实现了“1+1+1>3”的治理效果。 “4”方议事——构建机制秉公心。形成“专业+多元”模式,完善社区党组织、小区物管会、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四方民主议事机制。汇聚多方力量推动小区共治,推动公、检、法、司、住建、民政等部门和社会力量各类平台、资源与法治小区建设深度融合,多次召开“老旧小区管理”民主议事会和“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让居民成既是民情民意的“收集员”,也是参与协商议事的“发起者”,更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小区管理收费、楼道“三乱”、小区养犬、公共空间停车、高空抛物等一些难点问题也将逐一通过民主议事会的形式进行讨论解决,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5”治融合——融合阵地铸匠心。打造“议事·融”模式,结合社区“一社一品”的发展要求,将法治建设融入社区品牌文化中,将法治方式注入党建之家、邻里之家、法润之家、廉政之家与养老之家五大阵地,让法治融入社区管理的方方面面,给社区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注入了法治的力量,让法治串联千家万户,多点发力,形成同频共振,实现了“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善治”五治融合,从而切实将法治建设的成果转换为了居民群众的幸福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