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2023年钟楼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 2023-11-01    来源:市场监管局  浏览次数: 
 

根据上级总体工作部署,2023年度要全面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推进全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持续加强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的事中事后监管,督促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切实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相关决策部署,紧紧围绕“532”发展战略,高质量推动钟楼“四大功能区”建设,严格落实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提升特种设备监管水平,为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钟楼答卷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全面筑牢企业主体责任。结合日常监管、监督检查、专项检查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重点推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三项主体责任落实专项行动,分局按70%、80%和85%三个梯级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力争三项主体责任落实率处于全市前列。

(二)全面健全智慧监管体系。充分用好省特种设备安全智慧服务平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录入检查情况和隐患处置情况;积极探索“不见面”审批助企纾困,多渠道推广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线上办理;进一步持续深化“专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工作,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20台以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两化融合工作覆盖率;全力推动叉车“保险+风控”智慧化监管模式,在物流园区试点、落地;持续推动气瓶区块链技术向工业气瓶领域推进;充分利用电梯无纸化平台开展电梯安全监管。

(三)全面建立通报考核制度。围绕全局年度工作考核细则的相关要求和工作目标,建立特种设备监管工作调度、通报机制和年终考核制度,定期对特种设备年度检查计划完成率、隐患整改闭环率、三项主体责任完成率、超期未检设备督办数、特种设备案件查办数等数据进行调度和通报,围绕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有效性。6月底前每月进行一次工作调度,7月至10月每半月进行一次工作调度,每三个月发布一次全局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内情通报。区局将根据调度情况,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议并开展现场督查检查,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三、工作内容

(一)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学习。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纳入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安全生产专题学习交流会,把各项决策部署贯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全领域、全过程。部署成立钟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委员会,进一步明晰局领导班子安全职责分工和相关部门安全监管职责清单。根据钟楼区公共安全体系规划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全面做好涉及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分析研判,确保公共安全体系规划重点目标任务的落实。统筹推进市局和区安委会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各项工作要求,坚持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开展,发挥局安委办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委会牵头作用,推动部门工作联动和信息互通。

(二)圆满完成全年检查任务。依据市局下发的2023年度常规监督检查单位名单,结合辖区监管特点,围绕公众聚集场所、涉危化品单位、充装单位等重点场所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年度检查计划名单见附件2。各分局按计划自行确定年度检查计划时间,6月底前至少完成全年50%计划单位的现场检查,10月底前完成全部计划单位的现场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应当及时完成闭环整改工作,监督检查情况和隐患处置情况应当及时录入省特种设备安全智慧服务平台。严格依法行政,严厉打击特种设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检查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行为或特种设备存在的严重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开具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企业改正,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必要时应对严重隐患设备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持续开展特种设备超期未检治理,综合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实现超期未检特种设备动态清零。开展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保障以及上级组织的各类专项检查活动,加强部门联动,落实好市场监管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职责。

(三)深化改革创新监管机制。全面提升压力管道监管水平,关注城镇燃气管道减压阀前联接部分压力管道,推动港华燃气城镇燃气压力管道数据入库。持续推动气瓶区块链工作,在工业气瓶和车用气瓶领域推广运用区块链技术。深化电梯监管改革,加大对电梯“96333”标识牌以及无纸化维保检查,鼓励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积极参与电梯按需维保改革。全力推进叉车智慧监管工作,根据市局叉车数智化监管工作进度,在重点物流园区全面开展叉车“保险+风控”智慧化监管推进工作,邹区分局和特设科应加强政策宣讲和工作调研,力争凌家塘物流、志宏物流等重点物流园区叉车监管智慧化模式覆盖率达60%以上。

(四)巩固提升监管业务水平。持续开展新录用公务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证取证工作,鼓励基层分局工作人员参加特种设备“每日一题”答题学习,全方位开展专业化队伍建设。打造“一域一研”系列交流学习活动,定期组织相关科室、各分局共同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和监管重点的研究探讨、交流学习活动,共同提高监察业务技能和执法办案水平。根据上级部门工作部署,积极组织专业知识储备充足、现场检查经验丰富的业务能手参加省、市业务技能比赛、竞赛活动,力争我区参赛队伍和参赛人员取得较好名次。

(五)深化安全生产宣传工作。通过安全宣贯、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应急演练等途径,助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在全区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氛围。十月份区局组织在华润电力(常州)有限公司开展燃气压力管道应急救援演练,各分局应根据辖区特点,在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时间点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参与指导辖区企业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组织开展“进企业”送服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作业技能提升培训活动。继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讲堂活动,集中开展不少于500人次的《常州市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办法》普法宣贯活动,推进起重机械地面操作人员、遥控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充分用好特设工作微信群、短信平台和特种设备云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普及特种设备安全警示教育,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工作预警和工作提醒,共同保障好全区特种设备安全持续稳定。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担当。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工作总思路。要自上而下认识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监管工作不打折扣、不走形式、不留死角,切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和重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底线。

(二)严守工作规范。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现场检查并上传省智慧平台系统,每月20日前上报报表(详见附件3)。务必将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摆在最前列,坚决杜绝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有担当的特种设备监察员队伍。

(三)鼓励试点创新。转变工作作风,加强风险研判、注重交流思考,根据辖区监管工作特点总结出一批针对性强、工作效率高的工作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开展辖区特种设备监管工作。进一步鼓励企业积极投入特种设备安全治理,将企业有亮点、有特色、有效果的管理模式向同类型企业进行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