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企业股改上市、提升监管效能的工作主线,做强主业、补足短板,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了坚强有力的金融动能。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质效并举抓重点,股改上市工作成效日益彰显
一是加快企业上市进程。上半年,我区新增上市企业1家(格力博),首发募集资金达37.5亿元;华联医疗已向北交所提交IPO申报材料;新增省证监局辅导企业1家(国光信息),目前在辅导企业达3家(奥立思特、创联电源、国光信息);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腾奇电力);截至目前我区上市企业总数11家,新三板企业累计28家,上市后备企业35家。
二是加强上市培育梯队。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挂牌一批、上市一批、融资一批”梯次滚动发展目标,做好后备企业培育,按月制定企业走访计划,一企一档,建立长期跟踪服务机制,加强分类指导,上半年走访各类后备企业30余家次,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上市进度。
三是做好优质服务对接。上半年组织部分上市后备企业开展了走进北交所活动、企业内控专题讲座、“龙腾启航”北京培训活动等多场次活动,联合交易所、券商、投资机构、职能部门等上门为企业“一对一”服务,解析最新的资本市场政策,帮助企业培育资本意识、规范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借力资本市场“破茧成蝶”。
(二)回归本源解难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稳步提升
一是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今年上半年举办2场次银企专题对接活动,参与金融机构23家次、企业40家次,深挖银企合作潜力、扩展合作空间;强化线上对接,推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累计精准服务2374家企业,授信金额达到165.01亿元,其中首贷户713家。
二是普惠金融工作增质提效。建立日常督导机制,每月汇总辖内普惠金融数据,实时分析,对我区普惠金融领域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区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共242.89亿元,占比达到16.42%,较年初增长了21.73%。上半年“园区保”、“创新贷”共投放79家企业,贷款金额合计3.66亿元。
三是金融纾困助企渡过难关。坚持市场主导、依法行政、协调服务的理念,对出现资金链风险的企业进行严谨预判,主动作为。通过多方协调努力,帮助侨裕集团进行资金纾困,切实做到纾困“及时雨”、服务“零距离”,激发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三)防控风险促发展,金融生态环境日益优化
一是地方金融监管稳妥有序。做好地方金融组织年审、现场检查、约谈、名单制管理等规定动作,审核新设申请和变更备案等材料,保质保量完成监管工作。今年上半年完成区内4家典当行年审现场检查,审核华美轶凯等多家企业变更备案材料。实地走访企业10余家次,宣贯好监管政策,促进地方金融组织健康合规发展。
二是定期开展防非宣传教育。1月开展春节期间防非宣传教育;4月在龙湖天街开展“春风化雨 打非除害”普惠金融暨打击三非宣传活动;5月动员区内金融和地方金融组织在门店张贴宣传海报、投放宣传图片和视频;6月走进梧桐苑社区开展6.15集中宣传日活动,并发动各单位开展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创新宣传形式,在微信朋友圈投放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广告辐射近15万余人。
三是有效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按照省市要求,部署处非成员单位和属地开展涉嫌非法集资风险集中排查和常态化排查活动。上半年还开展了“双随机一检查”工作,制定检查计划,通过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上门约谈检查,进一步降低投融资类企业的金融风险。严控对投融资服务企业商事注册登记会商,今年已会商变更存量企业5家,未发生一起金融风险。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完成目标任务存在一定压力。因近两年重点推进的上市后备企业业绩下滑,上市计划被迫延后,今年上市2家的目标存在不确定性,同时股改、申报企业的不足也一定程度影响明年的上市目标。
(二)重点行业领域金融风险仍需关注。个别企业存在一定金融风险隐患,针对老年群体的非法集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切实加强多部门齐抓共管的金融风险防范落实。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丰富金融供给,服务实体质量再提高
一是突出金融支实,狠抓信贷投放。继续引导金融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核心,加大对制造业、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确保全年信贷增量高于上年、信贷服务优于周边。二是加强多方合作,优化金融服务。“用足”线下金融服务顾问团,“用活”线上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有针对性组织银企座谈会,督促金融机构尽快落地落实,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发挥政策增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和放大效用,全面推进“园区保”“创新贷”信贷投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锚定“双百计划”,资本市场基础再夯实
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挂牌一批、上市一批、融资一批”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一是围绕上市目标重点推进。时刻紧盯华联医疗申报上市审核流程进度,力争年内北交所上市。二是进一步推进重点企业上市进程。及时协调解决创联电源、秉琨医疗实际问题,力争年内申报;密切跟踪推进龙冶节能、微亿智造、美康源医疗等企业早日完成股改;三是充分挖掘后备资源。继续走访调研全区新增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及这两年新引进的有技术含量的企业。组织开展上门服务指导,助推具有产业特色和前景的企业拥抱资本市场。
(三)守好安全底线,金融生态环境再优化
一是继续加强重点企业债务风险防控。切实增强风险防范的预见性和处置能力,对我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确保“不出险、化风险、断传导”。二是扎实开展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社会公众风险意识,从源头上有效遏制非法金融活动,始终保持严厉的高压打击态势,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三是贯彻落实《江苏省地方金融条例》,做好非现场监管,关注主要风险指标变动情况。结合日常监管及年审评级等有关情况,对地方金融组织分类开展监管,并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向社会进行公布,引导社会公众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