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基层信息>>荷花池街道>>内容
在一次重阳节关怀社区老年人的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带着慰问品来到一位老人门外,却被拒绝进入,只能无奈折返。熟悉后,得知老人的子女曾告知她:无缘无故上门送礼的都是骗子,千万不要开门。老人坚信不疑,直到找到机会当面解释后才解开误会。碰到上述这种情况,社工该怎么办?
5月26日下午,荷花池街道青荷学堂邀请江苏理工学院赵贤德教授为社工做《基层工作的沟通技巧》专题讲座,并就上述案例提出了四个解决之道,首先理清期待;其次找到“领头羊”;然后要留有余地;最后要提供选择。讲座内容幽默风趣,引经据典,既贴近现实,又富含哲理。不仅关注当下社工工作困境,聚焦重点难点,还深入浅出地向社工们阐释当下社区工作中沟通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缘由,并给出简单快捷的解决方案,为社工们打通“任督二脉”,注入“内力”。
在练就“一身本领”后,社工导师杨梦怡老师展开了一场关于《志愿者队伍培育和建设》的“比试过招”,社工们积极地“切磋”了各自招募志愿者经验,在“比试”不分胜负的时候,杨梦怡老师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将志愿者视为有参与服务需求的个体,志愿者不仅是服务的接受者,也是服务中的获得者。为此,社工们需要为志愿者搭建一个平台,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并与志愿者紧密合作,共同实现社会福利目标。除此以外,社工们还学习了各种渠道招募志愿者、用志愿者画像思路锚定潜在参与者、志愿者队伍发展的“心经”。
通过半天的“打坐静修”“比试过招”“潜心学习”,社工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打算把所学所用运用到社区工作中。下阶段,青荷学院将继续通过“实操”培训,在帮助社工“练级练计”的基础上,传授他们运用同理心和引导技术真正与居民达成联结,为服务社区和居民开拓新思路,助力荷花池街道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陈妍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