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基层信息>>新闸街道>>内容
悠悠夏日长,竹扇引微凉。非遗竹编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已被列入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值七夕前夕,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让辖区群众感受竹编手艺的传承和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8月17日,唐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唐家村社工室、唐家村妇联、关工委联合举办了“七夕寄情义 巧手织平安”活动。
活动特邀常州市开放大学何磊老师给大家授课讲解。非遗竹编团扇以竹子作为主要材料,结合精湛的编织技艺制作而成,扇面坚固稳定,纹理和图案华丽多样、精细绝妙。活动开始,何老师向大家讲解了竹编工艺的历史,竹编工艺作品的特点以及传承意义,让大家深刻了解到我国传统工艺的精妙与魅力。同时也向现场的居民介绍了七夕节的由来:七夕节,又称女儿节、乞巧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少女们会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希望可以心灵手巧。活动的第二环节,何老师边演示竹编的方法,边给大家讲解竹编技巧,采用十字编法,按照“挑二压二”的方法,逐行添加竹篾,在一编一挑之间,竹编扇便初具雏形。大家根据自己喜欢的造型进行裁剪修形,再将裁剪后的扇子边缘进行包边,装上扇柄,贴上布贴,一把把形态各异、造型别致的手工竹扇就完成了。
大家在听完讲解之后,开始忘我的按照步骤逐步进行,一个个竹藤交错重叠编织在一起,纹理慢慢呈现,再经过裁剪包边,“百合”状竹编扇子的成品展现在眼前,尽显编织工艺的特色与美感,将“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个人看到精美的作品,不禁对我国传统竹编工艺的精妙赞不绝口,加深了她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喜爱。
千载竹艺,万缕竹篾。立秋已至,夏暑未消。一把小小的竹编扇,满载着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和手艺的传承,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指尖“活起来”,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心中积淀。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交流,更让中华传统节日深入人心。(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