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司法局>>内容
今年2月3日至9日是第十七届“农民工学法活动周”,为切实增强群众学法用法意识,提高农民工法律素养和依法维权能力,钟楼区司法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作为,全力打好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组合拳”,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一是唱好法治宣传“主打歌”。连续9年送法进招聘会,派驻义工律师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活动现场为农民工解答法律疑难问题200余起,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开展“送法入园区”“送法入工地”活动,通过举办法治讲座、召开座谈会、现场咨询等方式“送法上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问题近百个。南大街司法所走进金鹰世界二期工地、运河天地工地、市五中项目建设工地,以“聊聊天、谈谈心”的方式现场进行法律咨询,督促用人单位履行主体责任。实施“送法入网”行动,北港司法所邀请名优律师走进直播间,通过分享法律援助典型案例,引导关注苏解纷公众号,推广12348法律援助电话,运用合法途径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二是打好人民调解“主场球”。围绕岁末年初特殊节点,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重点发挥村级人民调委会作用,对各类矛盾纠纷和苗头性隐患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及时掌握纠纷苗头和不稳定因素。构建访调联动、涉事部门积极参与的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对涉及农民工讨薪群体性疑难复杂纠纷,严格实行分管领导包案制,主动做好调解对接工作,全面落实诉调对接、访调对接等多元解纷机制,及时吸纳并化解涉农民工群体的纠纷,缩短纠纷化解时间,避免矛盾纠纷的转化升级。在区、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专门为农民工维权开辟“绿色通道”,对于农民工讨薪问题做到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调处。
三是当好法律服务“主力军”。组织开展法治体检,选择善于处理企业欠薪、劳动争议等领域问题的专业律师,围绕合同签订、合同条款完善、劳动者权利义务、工资计算与发放等内容进行实地走访,切实防范企业经营中的各类风险,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法律意识。开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降低援助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对农民工讨薪、工伤、请求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等案件免于审查经济困难证明,符合申请条件的实现当场受理、当场指派。拓宽申请渠道,在农民工集中的单位、社区设立流动工作站巡回受案,让农民工享受优质高效的法援服务。截至目前,受理提供劳务者被拖欠劳务报酬案件60起。(张婷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