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钟楼要闻>>内容
12月7-8日,区委书记沈东率钟楼区党政代表团,前往常熟市,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南湖区考察学习。实地察看周边兄弟县区城市更新、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方面成效,学习借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为钟楼建设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添动能、增实效。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汤建军、区政协主席冯素俊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参加活动。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南湖区委书记邵潘锋等领导陪同考察。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这场“学习之旅”,钟楼党政代表团行程满满、步履不停。
沈东一行首先来到常熟市虞山街道枫林社区闸口桥西自主更新单元,一幢幢整洁有序、清爽明亮的“新居”出现在眼前。据了解,单元内原有房屋30户,大多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房屋建造年代久远,房屋安全等级差、基础设施落后。常熟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以“三安全、三提升”为目标,有力推动闸口桥西单元城中村自主更新工作落实落地。
沈东详细了解常熟市在推动自主更新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在听到常熟市各单位和板块始终把群众的意愿放在第一位,“翻不翻、怎么翻”,由村民自治协商确定,自主实施整体更新改造后,由衷为常熟“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做法点赞。沈东表示,老旧小区改造顺应群众期盼、关乎群众福祉,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钟楼区正以饱满热情推动老城复兴、城市更新,要认真汲取吸收常熟“自主更新”的先进做法,通过强化宣传、实地走访、优化方案等方式不断增强群众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参与感、获得感,全力为钟楼百姓幸福安居圆梦。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沈东一行来到DKE东方科脉总部制造基地,仔细聆听了东方科脉如何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在电子纸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中持续优化、不断提升,从而加速产业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双转型的发展历程。
祥符荡科创绿谷是嘉善县新一轮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沈东一行漫步在绿谷核心区祥符荡创新中心,先后参观了浙江大学未来食品实验室、嘉善复旦研究院等创新载体,了解祥符荡创新中心如何发挥科技创新赋能、生产提质增效、都市尖端制造三大产业创新功能,在“好风景”里布局“新经济”。
沈东一行还来到浙江禾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示范区(嘉善)企业交流服务基地、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南湖高新区展示馆考察学习。他强调,钟楼区要认真学习嘉善、南湖的好经验好做法,找准目标定位,提前落子布局,在数字经济、合成药业等未来产业发展赛道抢占先发优势;要加强产学研深度交流合作,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激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不断增强钟楼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大云镇缪家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08年赴嘉善县调研时的村级考察点。多年来,缪家村党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列、作好示范”的殷切嘱托,推动“集体强、产业兴、村民富”,全力打造“初心筑梦地 甜蜜共富村”。走进缪家村,沈东一行参观了村史馆、小镇会客厅、歌菲颂巧克力小镇,了解该村在推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和创新举措。沈东表示,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高新园(邹区镇)要抢抓“两湖”创新区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全力绘好钟楼“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大运河数字诗路e站南湖体验中心以实体场景和数字平台同步建设推进的方式,融入文字、影像、VR、全息投影等新媒体技术,通过主题展区和互动功能区,多方位展示大运河嘉兴段沿线诗词、景点、历史遗存和非遗文化等资源,生动呈现出江南运河的人文底蕴。沈东一行边走边看,对项目探索以体验项目运营开展商业运作,吸引年轻市民游客群体的做法表示肯定。沈东表示,钟楼与南湖一衣带水、地缘相近、文脉相通,在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可以互学互鉴,各相关单位要把南湖区的好经验带回去、吸收好,将红色文化、近代民族工商业文化、吴文化、江南水乡文化等融合起来,不断提升钟楼运河文化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以打造高品质运河文旅长廊为目标,聚焦文脉传承、商圈提升、夜市点靓、街巷焕新,推动优秀文旅资源“串珠成链”,真正让千年运河文脉在钟楼流淌不息。
经开区、高新园(邹区镇)、各街道、区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