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民互动>>热点回应>>内容
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不懂得如何维护自身的利益?遇到法律问题时,因为不了解法律,总是很慌张、不知所措?......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法律问题,此时,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将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现就有关热点问题作出以下回应:
问:法律援助遵循什么原则?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三条之规定,法律援助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和保障人权,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国家保障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问:法律援助的主体分为哪几类?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一条之规定,因经济困难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人员,包括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的人员,包括英雄烈士近亲属为维护英雄烈士的人格权益等。
问:经济困难状况是如何核查的?
答:因经济困难申请法律援助的,申请人应当如实说明经济困难状况。法律援助机构核查申请人的经济困难状况,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查询,或者由申请人进行个人诚信承诺。法律援助机构开展核查工作,有关部门、单位、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问:法律问题咨询的渠道有哪些?
答:如果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12348”进行咨询,或者到所在辖区法律援助中心进行现场咨询,每个工作日都会有专业律师值班,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问:涉嫌刑事犯罪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属于下列人员之一,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
(一)未成年人;
(二)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
(三)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四)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人;
(五)申请法律援助的死刑复核案件被告人;
(六)缺席审判案件的被告人;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人员。
其他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
以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二十九条之规定,刑事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原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问:申请法律援助应该注意什么?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定,受援人应当向法律援助人员如实陈述与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情况,及时提供证据材料,协助、配合办理法律援助事项。
简单来说,受援人应当做到12字准则,即“如实陈述、提供证据、配合办理”。
问:提出法律援助申请之后,就一定能获得援助吗?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应当自收到法律援助申请之日起七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决定给予法律援助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日内指派法律援助人员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决定不给予法律援助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充的材料或者要求申请人作出说明。申请人未按要求补充材料或者作出说明的,视为撤回申请。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四十八条之规定,遇到以下情形,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作出终止援助的决定:
(一)受援人以欺骗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法律援助;
(二)受援人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证据;
(三)受援人利用法律援助从事违法活动;
(四)受援人的经济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
(五)案件终止审理或者已经被撤销;
(六)受援人自行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
(七)受援人有正当理由要求终止法律援助;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问:法律援助是免费的吗?
答:法律援助是免费的!
问:骗取法律援助将承担哪些后果?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受援人以欺骗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法律援助的,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已实施法律援助的费用,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