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2023年专题>>文旅惠民 融合发展>>钟楼文化今朝看>>内容
九月底,一位好朋友问我常州萝卜干有没有正宗的。这句话有点伤感情,但我还是冷静地回答:有!他追问:是过去那种新闸萝卜干吗?用的新闸红萝卜做的吗?我答:是!虽然萝卜不全是在新闸种,但用的绝对是新闸红萝卜这个品种。如今耕地减少,靠本地种的那点萝卜来生产萝卜干,远远不够。所以,生产常州萝卜干所用的萝卜,很多是在外地耕种,这个我要实话实说。他要我推荐最好的常州萝卜干,要送给外省的朋友。我建议他过一个半月,到那时新萝卜干就上市了。在他提问前,我抢先解释了什么叫新萝卜干,就是用新鲜收获的萝卜才刚腌制完成的萝卜干。萝卜干也是新鲜的更为脆嫩可口。后来我想明白了朋友为什么会问“常州萝卜干有没有正宗的”这个问题。虽然这十几年里,与非遗相关的传播和普及活动做得很多很火热,可终究是在宣扬文化。而关于一件商品是否正宗,提高商品知名度,需要的是商业宣传,也就是广告。比如我写萝卜干,就是讲一点地方文化的道理,讲关于常州萝卜干腌制技艺的事,老百姓们很喜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事情,不是广告。在常州,连小孩子都能说出一些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学校会教,会组织带领孩子们进行实地参观调研的游学活动。前一阵,常州市怀德苑小学举办丰收节活动,其中就有寻访非遗的环节。我偶然看见该校六年级五班学生们做的小视频,真棒,尤其解说天使般纯洁美好的声音,真叫人听得沉醉。
寻访黄亚娟之后的一个星期,六年级五班的学生、家长,还有班主任赵黎英老师,共四十五人,又前往常州市江南玉蝶食品有限公司参观。玉蝶厂有自己的展馆,展馆以图片加实物的方式对常州萝卜干腌制技艺的历史和发展进行了展示。孩子们不仅看了展馆,还在生产车间参观,又去萝卜田里见识了大名鼎鼎的新闸红萝卜。
新闸红萝卜是一种优质的萝卜品种,为常州新闸地区地方品种,该品种早在1984年鉴定通过地方标准化各项指标。用来做萝卜干的萝卜单根重150克左右,肉质细腻、纤维少,吃起来脆、嫩、甜。这种萝卜,在明朝就是贡品。所以,通常认为常州萝卜干腌制技艺在明朝就已经形成。曾经,新闸地区大面积种植新闸红萝卜,1927年《武进年鉴》当中就记载,当时新闸地区红萝卜的种植面积为19042亩,鲜萝卜年总产量高达571270担(一担=100斤)。上世纪50年代,常州萝卜干出口到东南亚。
如今常州萝卜干的影响力可能不如鼎盛期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但相较于千禧年前后,已经振兴了很多很多。拿玉蝶厂来讲,在淘宝有一家七年好店“玉蝶萝卜干企业店”,其中两款商品的销量有2000+(不知淘宝显示的是多长时间的销量),这仅仅是一家店的销量。要知道售卖其产品的线上店有很多家,同时线下多家大型超市也有销售。玉蝶在今年9月14号还入驻了京东。除玉蝶之外,网上还很多品牌的常州萝卜干热销。淘宝有一家14年老店叫“常州特产萝卜干店”,店里卖很多品牌的常州萝卜干,销量最高的“黄国民萝卜干”销量有20000+。
传统常州萝卜干的生产来自于民间家庭手工制作,不复杂但是比较繁琐——非遗的制作技艺类项目基本都是这个特点。原料以霜降后采收的萝卜为宜,步骤为精选原料—洗净—开片—腌制—晾晒—装坛—翻身—装坛封口—成品,要片成漂亮的瓣状,要放在芦匾上风干水分,封口时封口处要倒上高度酒以增香,等等。
常州萝卜干外形似桔瓣,新做好的颜色偏白一点,放一阵之后会呈现出很多好吃食物特有的暖黄色。比起大多数酱菜和腌制品,常州萝卜干不那么咸,后味还清甜清甜的。常州人一般用萝卜干搭搭白粥,或者切成丁炒毛豆米下饭,偶尔也会当零食嚼嚼。
这些年,常州萝卜干腌制技艺在常州的传承情况比较好。一般能够在商业上出圈的,传承情况都会比较好,可见非遗一旦和生活联系密切了,传承是不必发愁的。本文我介绍三位常州萝卜干腌制技艺的项目传承人,排名不分先后。在此我特别特别特别强调一点:传承人绝不限于我文中提到的三位。
陈建新是常州玉蝶特产食品厂(亦称常州市江南玉蝶食品有限公司)的老当家人,他的家族从事萝卜干制作已历数代。他传承爷爷陈盘升的技艺,他的儿子陈雪波(新当家人)传承他的技艺。常州萝卜干名气的再度响亮,陈建新功不可没。
顾忠平是顾氏萝卜干的当家人,技艺上也是家族传承。值得一提的是顾忠平除了腌制萝卜干之外,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农技师,在90年代末是种植新闸红萝卜农户们的技术指导。
黄国民1984年学习萝卜干腌制技艺。1992年受工伤后赋闲在家,他利用这段时间,向经验丰富的父辈们学习,精进技艺。在此基础上,他有所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做出了具有自家特色的香、甜、脆、嫩的萝卜干。
最后回到文章开头——我的朋友前几天已将正宗的新鲜的常州萝卜干寄往了北京。这可不是闲笔,我是在提醒你们,喜欢吃常州萝卜干的朋友们,现在可是最佳品尝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