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2023年专题>>文旅惠民 融合发展>>钟楼文化今朝看>>内容
在过去,常州的茶楼酒肆是什么情形?记载非常少。今天有的美食街号称几百年历史,这个几百年很不老实,并不是什么美食街的历史,而是某件牌坊某间小楼的历史。我在1992年版本的《钟楼区志》上找到一组数字,说的是民国37年(1948年),当时辖区内有旅馆31家,饭店、酒肆33家,茶馆、浴室、理发店39家。看起来还可以。因此,我才在这里专门写一篇关于美食街的文章。以后还会写蛋糕屋咖啡店,也少不了谈谈常州人特别喜欢吹嘘的本地美食。
网上有说德泰恒、绿杨饭店、兴隆园是晚清时常州三家最好的饭店。三家饭店的开业时间可查,分别是1908年、1905年、1914年(已经是民国),三家店开业时间跨6年,6年间一定有很多饭店开开关关,只是如今我们已不知当年。后来三家饭店都经过公私合营、改制等过程,几易其手,除了店名一样……三家饭店当中德泰恒的延续性可能是最好的,其间没有太多停顿,并且一直保持派头。据说德泰恒是全市第一家有观光电梯的饭店,第一家供应海鲜的饭店,“曾经”在沪宁线上小有名气。“曾经”一词我不是乱用的,不是说德泰恒“曾经”了,而是说作为消费者的人变了,这种变化导致了很多“曾经”,这种“曾经”有必然有偶然,必然和偶然的合体,叫“时代”。
我用一条美食街的故事来说说“时代”。选择这条美食街的缘故无他,只因熟悉。
2007年左右,五星公园附近的蓝天花园美食街,毫无征兆地崛起了。
蓝天花园是一个有着纾困和廉租性质的小区,看上去这里并不适合做餐饮,然而一个偶然造就了饭店的兴盛。当时私家车的增速极快,快到社会还来不及反应,一时间停车难成为各饭店最突出的问题。但是这条街,与其说是街,不如说是断头路,因此这里宽阔的道路不必行车,而全部可以用来停车,相当于饭店开在“停车场”两边。这里只要开饭店生意就火爆,当然一间一间地开起来。各店家落户时一定考察了已开业的有哪些菜系,尽可能在口味上拉开距离,所以饭店便呈现出千姿百态,汇聚了川、渝、粤、京、鲁、沪、徽、蒙等众多菜系,可谓兼收并蓄。那时恰是一个一边怀旧一边尝新的时代,常州菜要恢复成为正宗,同时需要各地知名连锁餐饮店带来的味觉冲击。这条美食街每个点子都踩对了。
至今记得曾经蓝天花园美食街的盛况,每到饭点,断头路上就塞满了车,以好停车而“成名”,却依然停车难。我去那里消费过几次,又挤又吵,体验并不好,然而生意就是好做。不需要规划、不需要打造,分析师无法预测,一切自然天成,难道不是时代?
但是,盛衰有时,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不知哪一年起,美食街有了颓势。之后,温水煮青蛙一般,颓势一点一点地扩大。现在的蓝天花园美食街,还算不上萧条,可能比起大部分地方,生意还算行。但与当年已不可同日而语。
最近我抽了半天时间,特意去美食街看看。非节假日,到达时中午11点,大概时间尚早,较为冷清。顺着道路走下,一家家看。不长的路,店铺首尾相连,这是当年盛况的余威。有的店生意尚可,有几家已近萧条。但也许萧条是店面上的,也许这些饭店在外卖上开拓得很好,毕竟也有美团的小摩托在路边等着。我走进一间正在装修的新店,一位中年男子走出来,我们聊了一会儿。他告诉我这里的生意是“分流”了,我花了一些时间才弄清楚他说的分流其实就是一部分店家迁去了别的旺铺,类似用脚投票。问他既然在“分流”,为什么还选择于此开店。他说,是为了全城布点,不仅这里有,其他地方还开了两三家。我说看这里车停的不少,为什么各个店的客人却不多?他说汽车是蓝天花园里的住户长期停放,又说,虽然(生意)不及从前,但还能维持。
曾经火爆的美食街没落了,那么,现今餐饮最旺的铺在哪里?在商业综合体里边。消费者变了,今天不再是美食街最好的时代。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也有做得不错的美食街,比如陈渡桥美食街,在自发偶成和政府助力的双重作用之下,这些年越来越红火。用“时代”的话说,叫做“出圈”。“出圈”靠什么?流量。不一定非得是客流量,有时候靠刷手机流量就能出圈。时代!时代!
在陈渡桥周边的餐厅还不太多的时候,2016年左右,曾有一家叫“猫·居”的美而巧的小餐馆,真正很小的餐馆。小餐馆有个极小的养花养鸟的院子,内有大约五张桌子和一个小包厢,干干净净的杯盘碗碟摆放得漂漂亮亮。猫·居老板是一位年轻的哈尔滨小伙子,他用哈尔滨城市风光的相片装点餐馆,很洋气。餐馆好坏主要看菜,猫·居走的是哈尔滨菜和常州菜的混搭路线,好吃不贵。后来小伙子把餐厅搬到了别处,店面扩大了些,看他的朋友圈得知做的并没有陈渡桥时期好。因为地方远,小餐馆搬走后我就再也没有去过。再后来,他回哈尔滨,照顾生病的母亲,我也删去了原本用来订餐的他的微信。这就是猫·居由盛而衰直至消失的故事。
就像前文所述德泰恒、绿杨饭店、兴隆园的开业时间跨6年,6年间一定有很多饭店开开关关,只是如今我们已不晓当年,只知今天陈渡桥美食街热闹了。假如猫·居一直开着——当然世上没有假如,定然是这条街上值得被提起的餐馆之一,生意一定更好。小伙子远在哈尔滨,是不是还会想起常州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