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改革动态 改革试点 他山之石 改革案例
让搬迁群众住得安心
发布日期: 2023-11-16    来源:区委办  浏览次数: 
 

一千多年前诗人杜甫发出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现如今让老百姓更加安居乐业也是党委政府的最大牵挂。我所任职的常州市钟楼区邹区镇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搬迁安置的居民住得安不安心、舒不舒心是我们始终关注的工作重点。

主动倾听有助发现问题

目前全镇共有安置小区6个、安置房6308居民约2万人。为了真正了解居民的感受和诉求我们一方面组织了集中的走访调研另一方面以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人群中坦诚交流。尽管大多数搬迁安置的居民对洗脚上楼后居住条件的改善表示肯定但也向我们抱怨:与商品房小区相比安置房小区看上去就是低配版而且无法办理产权证。这成了他们的心病。

我们经过认真梳理发现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安置小区的建设品位不够高。安置房建设往往更多关注有没有的问题但在户型设计、功能配套、绿化品质等方面忽视了好不好的问题。这既给安置小区管理增加了难度也降低了安置居民的幸福指数。二是安置房产权遗留问题较多。以前的安置房多采用土地划拨、政府自建等方式建设没有办理不动产权证。随着邹区经济活力的不断提升安置房交易、抵押、借贷等经济活动也不断活跃产证的缺失为此埋下了矛盾的导火索。三是安置小区管理负担重、成效低。原有安置小区物业管理都是政府兜底物业管理服务单位内生动力不足,服务成效自然不好。以某小区为例,镇政府每年投入物业服务费近900万元、零星维修费近100万元但居民对物业服务的投诉仍然很多。

发现问题就要聚力改革

摸清问题后我深刻意识到,安置小区建设模式、管理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党政班子一行人深入学习调研充分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边试边行。

思路方式转变是先手棋。我们坚决破除安置房不如商品房的刻板印象选择试点小区以定销商品房的模式实施建设。我们由传统划拨改为招拍挂形式出让土地积极促成区属开发公司与品牌地产集团联手真正按房地产开发水准建设安置小区。在房屋设计初期我们部署开展安置需求调查优化户型设计保证所有安置对象都能选到满意的户型。考虑到邹区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推动完善非机动车停车棚、充电桩等设施配备积极回应他们的居住需求。

科学分配产权是关建招。安置房产、安置对象的情况复杂多样而定销商品房的产权分配又是本次改革的关键之举。为此,我们深入摸底调查系统梳理出安置对象离婚、安置户走空户、安置房产为老祖产等分配析产的各种情形科学厘定确权口径。在填写分配确认单环节我们明确必须由全体安置对象签字确认着力维护好每一个安置对象的权益。在试点小区的分配确认中409套房屋的分配析产顺利完成为权证办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市场机制引入是长效法。房子建好了、分好了下一步就是要管好。只有推进物业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才能激发活力确保小区管理提质增效、常态长效。但有偿服务对安置户来说还是新鲜事物受到一些抵触。我们召开了多场座谈会广泛听取属地村委、村民小组、村民代表、物业企业等各方意见建议在一次次热烈的讨论中为推行物业服务市场化机制奠定了思想基础。在物业服务企业选取中我们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把真正优质的物业企业引进来。同时充分考虑搬迁安置户的实际承受能力和为城市化进程作出的贡献按优惠价向安置对象收取物业服务费与电梯运行费;而对出租、转卖的房屋按备案价全额收取物业服务费;对于汽车停放因为是非刚性需求所以每个车位都按照每月200元足额收取充分彰显政策制定的刚柔并济、依规合理。这让越来越多的群众理解我们、认可我们、支持我们。

群众为本才能求真务实

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在这项改革推进过程中我们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看问题、谋实策。

替群众把困难想在前面。最初安置对象听说安置房办理权证要按商品房模式缴纳相关费用他们难以接受抵触情绪很大甚至多次到镇里集访。每次,我都认真接待向他们耐心讲解定销商品房的安置模式与政策把收费标准、依据、减免政策等一一阐释清楚。我们重点做好村民小组长、党员、乡贤等关键人员的思想工作并由他们向村民口口相授逐步消除村民的疑虑让大家都愿意缴纳。

帮群众把对策想在前面。公共维修资金、契税等一次性缴纳,确实是笔不小的费用。为了缓解缴费压力我们将村民安置过渡费由按年结算方式改为交付前结算。税务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将安置对象的房价结算标准由按定向价3500/平方米调整为按安置价1500/平方米结算。差额部分由政府承担极大减轻了契税缴纳压力让群众都承担得起。

为群众把利益想在前面。安置群众的利益要考虑物业企业的利益也要考虑。在试点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全年初期成本测算为72.2万元但在实施安置对象优惠政策后物业企业全年收入只有51.28万元。为保障物业企业的运营平衡我们积极研究对策支持物业企业利用配置的服务用房及部分小区公共部位开展经营性活动将尚未出租的停车位管理费补贴给物业企业多措并举帮物业企业弥补运营缺额,实现物业企业自身良性运作的闭环也让小区管理提质更有保障。

群众满意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我们要为群众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今年以来镇党委先后组织开展专题会议18制定、出台配套文件12确保安置房建管机制改革行稳致远、群众满意。

以结果为导向。目前试点小区409套房子圆满完成交付另一个安置小区2008套房的分房确认也在全体镇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从凌晨5点到下午5点,用一个白天高效完成。更值得高兴的是之前一直不能办理产权证的安置小区在区委区政府的统筹协调下也全都办到了大证,而我们也第一时间转段启动小证办理老百姓期盼已久的权证问题将很快得到彻底解决。

以公平为准绳。在搬迁安置、定销商品房建设、物业服务市场化运作等重大事项推进及政策制定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公平公正挺在前面。在试点小区分房时镇党员干部、村委人员、乡贤人士等齐聚现场邀请公证新闻媒体参与监督对分房工作全程录音录像以阳光透明的操作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以规范为支撑。如果说改革之策是务为民之实那机制之变则是夯公正之基。试点探索以来我们梳理形成了一整套工作流程表对定销商品房分房、结算、交付、办证等环节周密把控,为后续推进定销商品房权证办理和物业服务市场化运作提供经验样板。正是通过这种形式邹区干部的担当精神与为民情怀随着制度的完善和延续而不断传承,持续书写为民谋福祉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