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商务局合力攻坚、真抓实干,开足马力推招商、稳住发展基本盘、培育消费新动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
一、回顾上半年,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一是项目招引马不停蹄。今年以来,全区共落户、入库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9个,总投资约55亿元。全国首家规模最大比亚迪超级旗舰店、德国儒拉玛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以及总投资30亿元的创智云谷项目落户钟楼;在2023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钟楼区签约5个项目,占全市签约项目总数的20%,总投资额66亿元;举行钟楼区“两湖”创新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开工仪式,25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100.5亿元;商务局出台《钟楼区驻点招商工作方案(试行)》,派驻两名招商人员赴上海开展驻点招商工作,同时密集开展项目拜访,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户集聚钟楼,助力“四大功能区”建设。目前重点在谈德国环保设备、机器视觉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项目,还针对产业定位向各板块推荐、落户了一批“小而优”的潜力型项目。鼎先集成电路总部项目签约落户西林,苏打电商项目签约落户五星。
二是经济发展韧劲更足。把稳增长、抓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以“铁脚板”和“实举措”,抓好惠企政策落实见效,确保全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1-6月,全区预计完成实际上报到账外资13149万美元,同比增长460.49%,完成年计划的48.7%;1-5月,实现限上社消零额129.75亿元,同比增长13%,增幅列全市第二。1-5月,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0.2亿元。
三是助企惠民措施更实。新增4家老字号企业,市级以上老字号企业数达28家,总量居全市第一;5家企业获评常州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宝钢轧辊获评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全区累计7家。3家单位(富都青枫苑、麦克数字空间、清和装饰展示)获评市级会展业重点企业;经开区创成“常州市钟楼区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牵头制订《钟楼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实施方案》,筹措财政专项资金2000万元,成立农贸市场提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专项落实全区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作。目前,金色新城、广化、绿地、西新桥已进入前期调研准备阶段,飞龙、花园已进入进场施工阶段,芮家塘市场预计6月底进场施工。
四是消费升级亮点频现。今年以来,全区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南大街“星光夜市、“三堡街”后备箱集市、“赞港佬”运河美食夜市等“夜经济”品牌吸引人气;manner咖啡、裕兴记、东官上点等一批首店首牌助力老城厢商圈复兴,新增首店首牌项目16个。深挖社零数据新增长点,新增零售、批发类“四上”企业60家。联动区文体旅局编制《钟楼区“加快文商旅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落实常州市《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实施细则》文件,促进新能源车消费增长。先后参与凌家塘市场提档升级专班,组织谋划龙城“嗨购节”各类活动。牵头李区长政协提案领办件1项,为老城厢商圈复兴建言献策。
五是党建引领更为夯实。积极推动“商务讲堂”系列活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授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强化从严治党、加大改革强度、扩大开放程度、提升创新力度和高质量发展等中心任务,以讲促学、以学促干,切实提高党员干部解放思想、驾驭商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贯彻落实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各项目标,以党建引领奋力完成各项商务指标。截至目前,局党委组织开展各类党建活动6次、区学习日活动3次,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6次,报送“三项机制”典型案例5篇,“学习强国”省平台录用1篇。
六是安全发展更为可靠。据统计,上半年全区瓶装餐饮正常经营企业1834家,目前安全报警装置安装率100%,安全公示牌上墙率100%。常州市安全生产问题处置监管平台2023年录入一般性隐患98条,已全部整改到位,形成闭环。推进工业级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工作,4月起对街道逐个开展排摸,摸清底数,目前排查出使用瓶装液化气的餐饮企业1834家。泄露安全保护装置安装比例100%。继续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巡查全区商贸服务企业,积极组织开展“春节”、“清明”、“五一”、“端午”等重要节日节点的值班值守和安全生产大检查。
七是对外开放水平更高。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对外直接投资额505万美元,同比增长327.97%。主要海外出资企业为开发区华达科捷、科试集团、西林街道美康纸塑。区外事办全力以赴服务境外招商,及时办理出入境手续。共办理因公出国(境)团组6批(德法奥、日越新团组等)25人次:其中区自组团5批21人次。区委书记沈东带队赴德国、法国、奥地利开展境外招商,区长李超鲲带队赴日本、越南、新加坡开展经贸洽谈。驻外招商期间,钟楼区与多家企业、多个项目达成明确合作意向,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方面实现有力突破。
尽管商务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较之于高质量发展要求,增速不够快、质态不够优,诸多短板尚存。项目招引方面,缺乏产业支撑度强、科技含量高、建设规模大的项目落户。进出口方面:区内重点出口企业呈现断崖式滑坡。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外贸企业普遍面临在手订单枯竭、新增订单不足等问题。消费促进方面:由于整体经济环境恢复疲软,居民消费积极性不高,我区部分大型商场、综合体等服务行业恢复进展滞后,商贸企业整体市场销售走势仍在缓慢提升之中,下半年我区消费市场预期不容乐观。
二、展望下半年,苦干实干再谱新篇章
(一)以更大决心突破项目招引。锚定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承接周边地区龙头企业落户发展机遇“红利”,融入配套产业链。认真研究上海、深圳、苏州等先进地区产业转移动向,抢抓一线城市产业外溢“窗口”,撬动一批契合钟楼发展的高质型企业落户。目前,钟楼区驻沪工作组已经开展运作,且已与一家上海招商代理机构达成合作协议,下一步将继续发挥驻沪工作组的区位优势及代理机构、招商顾问等的辅助作用,全力拓展项目信息渠道,做好宣传推介、对接洽谈、活动组织;加快10亿元级以上制造业项目、专精特新项目的招引,进一步集聚主导产业、链主企业,实现集聚式发展、链式发展;加快在手外资项目洽谈进度,抓紧实现产业类外资项目突破。
(二)以更强力度提升开放水平。一是探索利用外资新渠道。支持和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利润转投、外债转股,解决好部分重点外资项目存在的瓶颈问题,加快推进东久二期、格力博二期、金鹰项目、粤浦·钟楼科技创新港项目、QFLP基金等项目的落地及外资到账。二是探索外贸发展新增量。进一步分析好《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省、市、区稳外贸政策,帮助企业找准向上争取项目的政策契合点。依托“商务讲堂”品牌,继续办好外贸、外经类惠企专业化培训,召开区重点外贸企业座谈会,发放“商务惠企政策汇编”。持续开展外贸企业“破零行动”,培育“新三样”产业外贸新增量。扶持大华进出口重启“外综服平台”,争取早运行、早见效。发挥凌家塘进出口交易中心作用,对全区外贸进出口形成支撑。鼓励外贸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力度,提升高技术产品出口份额。
(三)以更高标准赋能商贸发展
以全市文商旅大会、“龙城嗨购节”等为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激发消费活力;联动区文体旅局加快编制《加快文商旅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助力市场主体提振信心。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鼓励“江南美食之都”特色美食集聚区建设,联动板块开展“老字号奇妙夜”、“钟灵美食”系列活动,扩大区域美食品牌效应;指导企业开展2023年国家级绿色商场创建申报工作,力争总量增加到5家,排名继续保持全市前列;谋划并推进《钟楼区大型商业、综合体改造提升方案》,助力我区商业零售提质增效保增长;按照《钟楼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实施方案》要求分类分批实施农贸市场改造,并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等工作相结合,让群众的“菜篮子”拎得更便捷、更舒心、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