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季度,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36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63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33.55%、31.57%,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支持大学生创业81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971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33.75%和28.99%;开展职业技能补贴培训2332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33.90%。
市场主体减负稳岗。发放2022年度助企纾困资金1.2亿元,惠及各类主体2.5万家次。启动“1+1+N”助企留人专项工程,开展“千企万岗”百日服务活动和“新能源企业”用工需求调研,走访服务企业500家次、发放用工手册1000余本。组织62家次重点企业赴安康、遂宁、南充、镇江、扬州、天津等地开展招聘活动,全力保障企业用工引才需求。
重点群体有效保障。开展“创响江苏”春风行动,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30余场,搜集开发就业岗位8000余个。通过“131”帮扶机制,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2137人,确保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后1个月内实现就业。组织青年参加就业见习425余人,为应届毕业生就业注入源头活力。
创业扶持精准到位。有序推进载体建设,组织开展创业基地绩效评价、梯队化培育各级各类创业孵化载体,指导新博智汇谷、大数据产业园、艾创空间申报国家、省、市级创业基地,为大众创业提供优质的载体服务。大力扶持初创企业,进一步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巨大潜力。
技能培训提质增效。聚焦企业、职工的培训需求,瞄准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组织育婴员、保育员、中西式面点、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服务业工种就业技能培训,帮助311名失业人员在家门口提升就业技能。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实施“工学错峰”技能提升行动,定制化开展合格证书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95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