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规划,拓框架,推进城市面貌提档升级。
一是推进重点规划编制。牵头推进《常州钟楼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研究》《钟楼区铁路轨道专项规划研究》《常泰铁路、腾龙大道、中吴大道西延、苏锡常快线交叉工程研究》(《交叉工程》)等7个规划研究工作,其中6个续编项目已结题。
二是推进征收拆迁工作。2022年目标完成100万平方米征迁工作,全年累计完成112.23万平方米。12个节点项目扫除2个(轨道交通二号线五星站、华林三期),西林街道中天凤凰西侧地块2户节点扫除1户;6个结转项目完成1个(云祥桥北侧地块);新开项目已完成殷杏泰新农村建设、看守所地块、钟楼生态工业园、磷肥厂地块、核心园西区东九美宜佳地块、阿波罗东侧地块、客车厂片区1.1期、雪松路项目、龙江路高架以东中吴大道以北地块、宫苑宾馆等项目。
三是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续建、新建基础设施项目共计51个,项目总投资26.86亿元。其中,玉兰路(海棠路-龙江路)工程、水仙花路(丁香路-后塘河路)工程、梧桐路(梅花路-童子河西路)工程、华林家园三期项目周边配套市政工程、玉兰路、桂花路桥等35个项目已完工;牵头推进4个口袋公园项目、9个公共绿地项目、1个立体绿化项目,计划新建绿地11.43公顷,改造绿地1.59公顷,已全部完工。
二、重民生,为人民,促进居住环境显著改善。
一是推进老城厢复兴发展。横兴路、北大街等12条续建道路均已完工开放交通;广化街、青云坊等4条新建道路已进场施工;大庙弄片区玉佩弄民居改造后招商完成,商户正在装修中;菜管办大楼、大庙弄民居已经完成招标,准备进场施工;觅小地下停车场已基本完工;南大街优客工场装修中、青云坊地下通道年内开放交通。
二是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今年需改造的老旧小区为37个,涉及24791户、193.3万平方米。红星新村、花园西村等37个项目已完成改造施工。安阳花苑、清潭新村等4个小区获得省级宜居示范区称号,数量全市第二。
三是推进安置房建设和权证办理。安置房建设项目稳步推进,甘林2.2、邹新花园C区、新瑞金苑3个安置房项目已完成交付;泰村花园三期、卜弋花园、邹新东苑按照时序进度施工中,均在2023年交付;清云澜湾A区预计2023年1月20日前交付,华林家园三期正在研究分房方案;需要办理权证的28个安置房项目中,已有20个安置房项目完成不动产出让登记,1个项目即将完成不动产出让登记,7个项目正在缴纳出让金及税金。
四是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出台《钟楼区人才公寓资金奖励办法(试行)》,围绕年度完成3000套目标任务,落实重点项目专班推进制,按照“一项目一专班”根据时序进度抓好人才公寓重点项目推进。邹区中学人才公寓、精研科技人才公寓、西电人才公寓等项目已完工,已完成3300套人才公寓,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三、优生态,办实事,扎实开展各类专项行动。
一是开展城镇污水提质增效精准攻坚行动。整治2022年达标区,排查问题清单246个,涉及永红、五星、新闸、北港4个街道,目前总体完工100%。对照邹区污水管网建设规划,完善邹区污水收集管道建设,推进239线、振中路西延、南环线等新增雨污水管道建设。协调推进叶家浜、双沟河、蒋家浜、荷叶浜、镇东浜五条支浜水环境综合整治,已开启河水整治前期工程。
二是开展停车建设和管理三年行动。全年计划利用大板房闲置地块、综治中心南侧地块等地块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000个,目前邹区老菜场管理办公室停车场、新闸乔发菜场停车场均已完工,全年已经完成停车位建设2000余个。全年计划接入智慧停车系统2000个,已超额完成。
三是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已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备案87部,其中已完工并投入使用44部,准备或正在施工38部,历年累计完工并投入使用54部。
四是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工作。编制《钟楼区2022-2023年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与国网常州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2022年在85个住宅小区先行实施建设,其中48个非老旧小区工程已于12月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增端口约3100个;37个老旧小区内充电设施建设工程与老旧小区市政工程同步实施,新增端口3900个。
五是开展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国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面完成,共整治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村房17栋;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有序推进,全年计划整治47栋,已全部整治完成;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已完成经营性自建房排查,正在进行全面排查工作,共排查自建房3.2万余栋,排查发现隐患建筑139栋。
四、保安全,强监管,坚定落实法定管理职能。
一是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持续落实住建领域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在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城镇燃气安全生产、地下管网安全生产、既有建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农村公路桥梁安全管理、物管小区安全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从严落实“三管三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坚决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按照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总体要求,从工地管理和交通管控方面着手,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建筑工地管理方面,对全区130个工地敦促项目各方主体切实履行相关职责,紧密配合,及时梳理并全面掌握工地现场所有管理人员和务工人员行动轨迹,做到不漏一人、不错一人,推动落实工地全员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不留漏洞,核酸检测覆盖率达100%。交通管控方面,密切锁定“外防输入”总目标,严格从“点位、政策、人员、手段”等四项重点方面着手,全员皆兵,风雨无阻,落实好各项交通防控措施,力争“不漏一车、不漏一人”,扎紧外防输入安全网,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三是落实区属市政道路桥梁长效管理职责。对照城市长效管理、文明城市检查标准开展市政道路养护工作,将随事权下放的17条原市管市政道路、48座桥梁及相关附属设施纳入管养范围。今年以来,对玉龙路、星港路、长江路、关河西路、劳动西路 等道路进行整治维修,维修沥青路面积32300.5平方米、人行道板面积16822.47平方米、混凝土道路面积5166.25平方米、侧平石长度3086米、桥梁栏杆油漆3145.86平方米、维修更换窨井盖415套。
四是抓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程质量监督方面,共进行开工见面会44次,质量监督巡查350次,发出质量监督类整改通知220余份,辖区内未发生质量事故,总体情况良好;工程安全监督方面,累计出动检查人员461人次,开具整改通知书181余份,共发现545个一般安全隐患并督促项目在期限内完成整改。
五是推动物业管理创新。联合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起草并印发了《关于推进“红色物业”助力社区治理创新的实施方案(试行)》;积极推动物业服务智慧管理,完善“钟楼区住宅物业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与“阳光物业”平台功能板块对接,累计完成178个市场化物业管理小区的接入及应用;全市首个区级层面的物业纠纷仲裁调处中心钟楼分中心揭牌,开展物业相关纠纷仲裁调处;全市首个区级层面的物业管理协会成立,引导区物业管理行业自律和自治管理,为“红色物业”助力社区治理创新考评工作提供专家支持。
六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开展房地产项目跟踪服务,加强市场监管,严格市场秩序;跟踪处置房地产风险矛盾项目,深入排查全区在建在售住宅项目和商业项目,针对区政府确认为风险项目的澜轩花园、龙名仕豪庭,迅速启动托管资金应急响应机制,将现有未售房源销售进行封闭管理,推动项目后续建设。
七是落实住房保障职能。今年以来全区公共租赁住房实物安置85户,发放新申请租金补贴410户,在保家庭业务变更503户。租金补贴年审1145户,实物配租年审2603户,做到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应保尽保。
八是推进人民防空建设。按照2022年人民防空训练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求,建设永红、五星、北港人防指挥通信系统,实现与市区人防基本指挥所视频、语音、电话互联互通;2022年全区新增人防工程20个,新增人防工程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大力推进人防工程标识标注工作,按照三年完成的目标,全部完成我区人防标识更新改造工作;开展城市人口疏散与接收安置行动演习,组织北港社区120余名群众,开展区域疏散演习,突出实战化要求,提高战时城市人口疏散与接收安置以及各类保障行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