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规划,拓框架,推进城市面貌提档升级
一是推进交通中轴建设。腾龙大道已完成施工图审查、施工招投标、交通管控等工作;中吴大道西延完成西林段工可批复,预计7月上旬完成初设批复,9月底进场施工;振中路桥已进场施工,供电迁改完成90%。
二是推进征收拆迁工作。2023年目标完成100万平方米征迁工作,上半年累计完成52.35万平方米。10个节点项目已拔除节点项目3个,结转项目西林街道原“一号工程”项目已完成。
三是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续建、新建基础设施项目共计45个,项目总投资92.61亿元。其中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常州段)、曙光路(三堡街至劳动西路段)、月季路(梧桐河南路-梧桐河)、海棠路(棕榈路-梧桐河)、新龙路(玉龙南路-凤凰河)等26个项目已开工,北港街道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老城厢内道路整治(二期)、新昌路排污整治工程和向阳路前进河桥已完工;生态绿城方面,牵头推进7个公园绿地项目、2条景观路项目、2个生态绿廊项目,计划新建绿地9.34公顷,改造绿地8.23公顷,目前均已开工,7个项目已完成。
二、重民生,为人民,促进居住环境显著改善
一是推进老城厢复兴发展。广化街、玉隆路行道板、怀德桥主桥出新、青云坊均已按期完工;大庙弄玉佩弄片区已开街运营;大庙弄民居、菜管办大楼等建筑改造修缮已进场施工,预计年内完工,觅小地下停车场已完工;老西门片区三大历史地段更新方案有序推进中。
二是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今年推进电子新村、会馆浜新村等剩余2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355幢住宅、12516户、90.58万平方米。目前房建项目已全面施工,相关板块围绕年内完工目标,倒排时序,抓好质量和安全,确保改造工作高质量完成。
三是推进安置房建设和权证办理。2023年我区安置房建设共排定项目8个,其中续建、新建项目各3个、拟开项目2个。其中,续建项目:泰村花园三期、邹新花园东区、卜弋花园均已完成竣工备案。新建项目:岳津组地块、周家大村地块均已进场施工,目前正在进行基础建设,年内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新闸花园东区北侧地块6月份前完成方案设计和报批,年内完成全套施工图深化设计。拟开项目:戴安花园二期、卜弋花园二期正在加快研究推进,争取年内启动;需要办理权证的28个安置房项目中,已有27个安置房项目完成不动产出让登记,剩余1个项目西林家园,出让合同签订完成,缴纳出让金中,“小证”申领完成共608套,已开票703套。
四是推进人才公寓建设。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模式狠抓人才公寓建设,统筹各类资源为人才公寓建设提供保障,把人才公寓工作作为招才引智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筹集更多优质房源。今年计划完成26家5041套人才公寓,目前已完成1820套,其余项目均已开工,按既定时序进度推进。另外在城市功能新板块配套新建人才公寓,北港人才公寓、邹区生态园人才公寓年内开工。
三、优生态,办实事,扎实开展各类专项行动
一是开展城镇污水提质增效精准攻坚行动。整治2022年达标区,排查小散乱问题清单141个,涉及永红、五星、新闸、北港4个街道,目前总体完工100%。对照邹区污水管网建设规划,完善邹区污水收集管道建设,推进239线、红星大沟东侧道路、腾龙路、振中路西延、南环线等新增雨污水管道建设,计划年底完工。同时协调推进叶家浜、双沟河、蒋家浜、荷叶浜四条支浜水环境综合整治。
二是开展停车建设和管理三年行动。全年计划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700个,目前蓝天(星韵)生鲜市集停车场、邹区老菜场管理办公室停车场、创投大厦停车场、丁香苑10号楼、名城嘉苑东侧地块停车场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上半年已经完成停车位建设800余个。全年计划接入智慧停车系统2000个,已完成接入3333个,完成率166.7%。根据常政传发〔2023〕54号文件要求,停车后续工作将移交城管部门牵头管理。
三是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对照本年度钟楼区完成并投入使用30部的年度目标任务,已完工并投入使用33部,准备或正在施工54部,历年累计完工并投入使用72部。
四是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工作。编制《钟楼区2022-2023年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与国网常州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2022年在45个住宅小区先行实施建设,其中25个非老旧小区新增端口约3070个;20个老旧小区内充电设施建设工程与老旧小区市政工程同步实施,新增端口1500个,目前非老旧小区已率先在梧桐苑等18个小区进场施工。
五是开展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国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面完成,共整治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村房17栋;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有序推进。
四、保安全,强监管,坚定落实法定管理职能
一是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持续落实住建领域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在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城镇燃气安全生产、地下管网安全生产、既有建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农村公路桥梁安全管理、物管小区安全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从严落实“三管三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落实区属市政道路桥梁长效管理职责。对照城市长效管理、文明城市检查标准开展市政道路养护工作,将随事权下放的17条原市管市政道路、48座桥梁及相关附属设施纳入管养范围。今年以来,对玉龙路、星港路、长江路、关河西路、劳动西路等道路进行整治维修,维修沥青路面积6148.3平方米、人行道板面积1994.5平方米、混凝土道路面积810平方米、侧平石长度451.5米、桥梁栏杆油漆432平方米、维修更换窨井盖114套。
三是抓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程质量监督方面,共进行新开工项目17个,新开工面积404349平方米,首次检查17次,质量监督巡查176次,发出质量监督类整改通知118余份,竣工验收项目19个,竣工面积655535平方米,辖区内未发生质量事故,总体情况良好;工程安全监督方面,累计出动检查人员378人次,开具整改通知书126份,共发现300个一般安全隐患并督促项目在期限内完成整改。
四是推动物业管理创新。根据《钟楼区关于推进“红色物业”助力社区治理创新的实施方案》,2023年,在2022年试点的基础上,继续联合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等部门,从顶层设计、党建规范化、物业服务提质增效、助力社区治理等4方面,开展2023年工作方案完善、相关配套文件优化、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推进、物业行业入党积极分子增加、“阳光物业”平台运行、“四型”小区考核评价、物业服务水平“红黑榜”发布、物管会成立、物业服务满意度调查等10方面工作。目前,已完成对辖区内有住宅项目的86家物业企业进行了系统大起底、大摸排,形成钟楼区物业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考评标准进一步优化中,同步开展业委会(物管会)成立换届流程规范化指导和区物业服务行业党委人员增补,新成立物管会3个,新成立监事会2个;完成2022年省级党建引领示范点的莱蒙时代、玉隆花园项目创建验收工作,指导申创2023年市级优秀项目10个、市级党建引领示范点3个。
五是落实住房保障职能。今年以来全区公共租赁住房实物安置89户,发放新申请租金补贴43户,在保家庭业务变更336户,租金补贴年审287户,实物配租年审413户,做到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应保尽保。开展“青春留常”计划,做好青年人才“双资助”工作,今年以来发放租房补贴2746人次,发放购房补贴84人次,进一步加大对青年人才的保障力度,打造人才“强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