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尚未回归合理区间,土地出让降幅还在进一步扩大,隐性债务化解来源资金减少,国企经营性债务规模依然“惯性”增长,基层财政运行还不够稳固,财政工作仍面临巨大压力。
党的二十大已经胜利闭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于财政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顶压前行、克难奋进、狠抓落实,以超常规的工作举措助力我区建设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统筹协调,全力做好收入组织工作。着力加强与税务的协调配合,强化重点税源监测,涵养优质税源,夯实税源基础;强化工程项目跟踪,精准管控动态税源;协同各板块推进工业园区“零地增效”实践和基层分公司转子公司工作,加强收入分析研判,不断提高收入质量,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完成年度人代会收入预算。
(二)强化预算管理,确保财政平稳健康运行。将政府“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纪律要求,严格贯彻《关于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财政支出管理的通知》要求并适时调整,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处。继续强化预算执行约束,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严禁违规兴建楼堂馆所,严格落实规范公务员工资津补贴工作要求。
(三)树牢底线思维,做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强财政收入组织,统筹各类资产资源,加大化债力度,“分母”“分子”同时发力,坚决守住隐性债务风险等级和债务率不反弹的底线。全面加强融资平台公司经营性债务管理,按照“控总量、减数量、调结构、降成本、促转型、建机制、压责任”的总体要求,坚决整治融资平台举债乱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深化改革创新,提高财政改革成效和管理效能。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持续推进大预算财政改革取得实质成效,推进国企改革“出新出彩”。深入运用“零基预算”理念,对各类专项资金进行调整优化。稳步推进政府投资评审工作,加强前期评审力度,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全区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动“公物仓”发挥应有效益。探索更多国有资产处置途径,进一步降低处置成本,提升处置效率。继续探索实施区域集中带量采购,实施全面有效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完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监督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