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2023年专题>>殷杏泰产教融合示范区专题>>他山之石>>内容
如今,农民种地早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在嘉兴,农业科技化、数字化已经融入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23年数字农业工厂(基地)名单,嘉兴市就有18家主体入选,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
在嘉兴市韩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冷链分拣中心,工人们正在包装一批发往香港的阳光玫瑰葡萄。公司负责人韩亮介绍,他们的葡萄每斤售价能达到50元,但依旧是供不应求。葡萄品质高价格好,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运用。2016年,韩亮对园区的温室大棚智能化控制系统进行了提升改造,现在,只要通过一部手机,他就能对几百亩葡萄大棚里的光、温、水、肥等进行远程监控和调节。
嘉兴市韩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韩亮:“我们施肥就更精确,比如说需要什么,我们给它补什么,相对来说,对于我们葡萄的品质,有所提升。在市场上,现在的产品讲究的是品质,所以对我们的品质提升以后,我们的价格,各方面也有所上升。”
通过数字化技术,韩硕的葡萄大棚亩产达到了4000斤,产值能达到6万,是普通种植户的两到三倍。这段时间,趁着大棚葡萄修剪枝条之际,他又将这套数字化管理系统运用到了盆栽蓝莓上,希望以数字化手段加快农业多元化发展。
嘉兴市韩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韩亮:“数字化技术用工更省时省工,节约成本,数字工厂也是我们农业以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科技强农是最好的一个发展趋势。”
除了种植业,数字农业同样能有效助力养殖业的发展。在南湖区余新镇华章数字渔场,养鱼不再是只养在鱼塘里,这样一个小小的陆基养殖池,一年就能养出6000斤鱼。
嘉兴华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运营经理凌薇:“我们用高密度养鱼的一个养殖桶,它整个是8米直径的,1.5米深,它可以代替1亩的水塘来进行养殖。从节约土地也好,或者从养殖效益上来说,它都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去年6月,华章生态农业建成了高密度化渔场,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采用自动应急发电系统、自动尾水处理系统、水温监测器、多鱼池自动投喂系统等多种数字化设备,通过工厂化养殖模式,有效提高了水产产量,每年可提供优质水产80吨以上。
截至目前,嘉兴已有省级数字农业工厂(基地)44家。未来,我市也将继续推进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数字农业工程和未来农场培育,加快提升农业产业数字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