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2023年专题>>钟楼区推进“信托制”物业治理模式专题专栏>>推进情况>>内容
自钟楼区今年8月推行“阳光物业168”行动以来,永红街道先行先试,以清潭南苑、河阳花苑、紫荆苑3个有代表性的小区为试点,在短短两个月内,业主、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都发生了观念转变。
党建引领 广泛调查排摸典型
从区委、区政府提出探索信托制工作起,永红街道就率先成立街道信托制物业管理领导小组和专班,在“阳光物业”三年行动中,统筹永红片区信托制物业推进,同时成为区“阳光物业”功能党支部之一,“阳光物业168”行动在党建引领下,动员街道建设、民政、公安、社区、物企等单位,整体规划推进,将“阳光物业”的党建触角延伸到社区党员、楼道党员,汇成合力,形成动力。8月以来,永红街道组织多轮“阳光信托”专业培训,开展片区范围内小区物管服务现状排查式调查。“阳光物业”专班按照情况最复杂、矛盾最突出、特点最鲜明的要求进行梳理,最终选定首批3个试点小区:紫荆苑是矛盾特别突出的小区,河阳花苑是关键少数存在堵点的小区,清潭南苑是业委会换届的小区。同时,这3个小区也集中出现当前老小区、次新小区普遍存在的“三多三难”问题:安全隐患多、老旧设施多、矛盾纠纷多,小区管理难、物业收费难、基层治理难。
阳光透明 有效宣导打破疑虑
在多个小区开放式预算会议上,不少群众当场提出质疑,认为信托制物业换汤不换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通过街道、社区、专家团队多次与居民进行深入沟通,这些最初的质疑者反而成了带动小区业主支持的关键人物,“阳光物业”的“收支透明”打动了观望者,理解“阳光信托”的“公开、透明、共治”后,大家对业主是甲方、是主体,物管服务是“花钱买服务”,有了充分认识,小区物业费收缴意愿率明显提升,居民对小区面貌改善的急切期待有了新的寄托。目前,永红街道“阳光物业”专班已对信托制物业问题进行梳理归纳,着手编印定制《阳光信托制物业50问》,同时让居民扫码注册“阳光物业”App,让自家小区物业服务的每一笔开支在手机里时时看得见、笔笔算得清。
盘清家底 把握契机改革升级
阳光透明的预期公开模式,增强了物业企业与业主、业委会之间的互信、互动、互敬,对消解长期形成的物业企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隔阂很有帮助。当阳光信托物业专班实地踏勘清潭南苑小区时,该小区服务单位江苏宸纬物业公司多次召开专题骨干会议,董事长恽文军意识到,这是一次物业管理的变革,也是企业升级发展的契机。
钟楼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毅指出,“从永红片区试点看,业主与物业企业共同认识到,互信是建立在平等、公开、透明的基础上的,业主花钱买服务,物业企业合理收取服务费。因此,多年沉积的小区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的一系列难题有了破解的希望。”目前钟楼区已成立物业管理行业党委,以功能党建的方式引领“阳光物业”的全区覆盖,先难后易,把重点先放在问题相对集中、难点相对突出的小区,把重点放在业主与物业企业观念的转变上来,更广泛地形成“共治、共享”的社区氛围。
(原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537397472929458815&source=share&cdn=https%3A%2F%2Fregion-jiangsu-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hare_to=wx_single&ptype=-1&item_id=2537397472929458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