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2024年专题>>青春有梦 钟遇未来>>行走的思政课>>内容
为进一步拓宽塑造我校青年团员灵魂的教育渠道,加强对我校青年团员的爱国主义和理想教育。通过“行走”让“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从而使广大团员更加了解历史、尊重历史,从家乡的先锋人物事迹中,不断增强青年团员的家乡情、爱国情、自信心和自豪感。新闸中学校团委联合新闸街道妇联、关工委、团工委带领全体团员家庭,走进张太雷纪念馆、张太雷故居,在行走间完成了一场与红色场馆的“深度对话”,让全体团员感受英雄的奋斗,聆听英雄的事迹,让红色基因浸润心田。
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开启了参观学习之旅。在张太雷纪念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生动再现了张太雷光辉的一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参观了纪念馆的各个展区,详细了解了张太雷的生平事迹和革命贡献。张太雷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革命精神,他的人生是辉煌的,他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人格是高尚的。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不时驻足观看,他们被张太雷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深深打动。
随后,同学们又一同走进太雷故居。讲解员将张太雷的故事娓娓道来,古朴的院落,见证了张太雷的奋斗岁月。每一处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弥漫着浓厚的革命气息。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张太雷及家人当年的生活情景,在他的影响下,女儿张西蕾、儿子张一阳均走上了革命道路。同学们对这位革命家成长环境的艰苦与不易表示感叹,同时对他的“震碎世界之惊雷”到“谋将来永远幸福”的家国情怀深受震撼。参观结束后,大家齐聚中心广场,面对鲜红的团旗,重温入团誓词。带着对太雷同志的敬仰,向太雷同志铜像鞠躬致敬,并举行了庄严的献花仪式。
红色故事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的“活教材”。听一个太雷故事,看一个革命物件让同学们走进了这场纪念馆里的思政课。然而,如何在边走边看边听中进行更加深入的沉浸式、情景式体验。孩子们在讲一段太雷故事,演一个革命场景中思想得到了升华。
在视听震撼的思政“小学堂”后,团员们纷纷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搭起了思政“小舞台”。孩子们反复解读太雷同志的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太雷的革命故事。
家书纸短,家国情长。一句“谋将来永远幸福”表达了张太雷革命柔情中的坚定信仰。在张太雷纪念馆的展厅中陈列着一份“既没有收信人也没有署名和书信日期”的家书,它真实记录了张太雷为国家和人民“谋将来永远幸福”的决绝志愿,承载着他和女儿两代人的革命痕迹,也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革命者在长期奋斗中的坚定信念、家国情怀和家庭情感,是一个时代的永恒见证。星辰流转,岁月布居,红色基因一直在青年人身上传承不息,本次行走的思政课堂,全体团员们纷纷以“回信”的形式诉说着自己的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将场馆变成课堂,让学生讲述先锋故事,通过本次“行走的思政课”,团员们接受了一次红色精神洗礼,真切体会到张太雷同志立下的“谋将来永远幸福”这一句铮铮誓言的深刻内涵。新中青年也必将秉承太雷遗志、赓续太雷精神,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