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钟楼区:创设民情工作室 探索解纷“新密码”
发布日期: 2024-05-15    来源:司法局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钟楼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因地制宜加强以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牵引,镇级民情工作室为品牌,各级调委会为基础,网格员为触角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综合平台规范化建设,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全区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14.18,信访人次同比下降31%。

一是“一中心”统筹综治资源。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建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中心采取成建制或团队进驻、专班进驻、指定进驻、共建力量进驻4种形式开展综合服务。人民来访、矛盾调处、法律援助、社会治理等中心进驻,政法、司法、人社、信访等部门常驻办公,人员场地到位、实体实战运行。8个镇级中心、103个村级站室均实现“五有”标准。

二是“一窗口”回应群众诉求。在中心接待大厅设置综合接访、劳动仲裁、复查受理等综合窗口,提供集访接谈室、矛盾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等服务场所,配自助投诉服务设施,实行登记受理、分流转办、跟踪督办、办结归档、回访了解“全链条”闭环流程。针对跨部门复杂矛盾纠纷,建立会商研判、联席会议、三级响应等协作机制,实现上下协同、整体联动、相互支撑。

三是“一平台”构建解纷机制。在去年五星街道成功试点的基础上,组织所有镇(街道)建设“民情工作室”,打造矛盾纠纷综合预防化解工作新高地。各镇(街道)调剂现有办公场地,打造司法、信访、公共法律服务等一体运行平台。强化力量配置,采用“1+1+N”模式,即配备1名司法专干,1名公安、法院、信访或人社派驻人员,N名专职调解员。印发“民情工作室”工作指引和流程图,确保运行程序严谨正规。

“民情工作室”的成立,解决了调解效率低,调解平台分散、部门单打独斗的情况。并且树立数据资产理念,释放数字技术红利,把数治融入调解各环节,让解纷“触手可及”,回应了基层群众快速化解矛盾纠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