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建工纠纷诉前化解 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
发布日期: 2024-06-19 来源:司法局 浏览次数: |
建设工程纠纷案件往往具有标的巨大、案情疑难复杂等特点,建设工程纠纷能否得到高效妥善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钟楼区司法局充分发挥诉前调解在化解建设工程纠纷中的作用。通过人民调解员+建设工程纠纷专业审判团队合力调解模式,成功高效化解一起涉及辖区两大重点企业的亿元建设工程纠纷,两大企业握手言和,同时送来锦旗表达发自内心的感谢。 2023年底,常州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将诉状提交至邹区法庭,起诉常州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房地产公司),要求支付结欠工程款及利息等合计数千万元,建筑公司同时表示希望法庭组织双方诉前调解。驻邹区法庭调解工作室调解员朱建峰联系了房地产公司,很快房地产公司负责人及律师带着反诉状来到调解室,反诉要求建筑公司赔偿停工损失、逾期交房违约金等数千万元。朱建峰调解员经初步沟通感觉双方争议焦点很多,案情非常复杂,于是请教邹区法庭建设工程审判团队相关法律法规的专业知识,作为依法调解的依据,结合该案特点进行分析,制定了初步的联动调解方案 。 朱建峰调解员在退休前曾在邹区镇工作多年,熟悉当地经济发展及企业状况,故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及经济大环境因素、调解解决争议模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着手组织双方洽谈,法官刘金霞从建设工程纠纷所涉及的法律争议专业性角度组织双方沟通。考虑到对企业运营的影响,经过协调,双方均表示不会向法院申请查封对方银行账户,并共同表达了希望能达成调解的意愿。后续双方负责人及律师进行数轮面对面调解,且建立了微信群,及时跟踪调解进度,在双方陷入僵局时及时疏通调解流程中堵点。 调解团队除了参与双方现场协调会之外,另外还在通过微信群组织双方面对面调解。以及通过微信“背对背”分别跟双方保持随时沟通,无论是晚上下班后还是中午午休时间,对于双方律师的微信沟通内容都会给予及时回复,最终双方对于工程造价、工期损失、工期违约金等费用均达成一致。 因双方企业之间存在合同一、合同二两份标的均超亿元的建设工程合同,且合同一争议通过法院判决后,目前还在二审审理中,合同一的利息金额尚未最终确定,所以双方对于之前的一笔5000万元付款,房地产公司认为在支付合同一本息后应该还有剩余,所以要求在本案处理中从5000万元付款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合同二付款,而建筑公司则不同意,且抵房款的单价双方也一致僵持不下,双方企业请求再次组织当面协调,结合当下房地产市场经济形势以及双方合同约定、关联案件诉讼情况等综合分析后,调解团队为双方提供了合理的调解建议。 最终,在大家数月来不懈努力下,双方企业互谅互让,充分表达了合作共赢的意愿,达成一致方案并签订了内容详实、明确、严谨的调解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