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深化改革钟楼“行”②
发布日期: 2024-08-26    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 
 

民之所盼,心之所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钟楼区始终以为民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近几年来的城乡融合改革中,不断打破城乡壁垒,缩小城乡差距,高质量推进安置房工程建设,让更多群众实现“安居梦”!

“住进新房一个多月了,这里楼间距大、绿化好,保安24小时巡逻,我对新房很满意!”8月3日,家住泰村花园(三期)的居民陈定方高兴地说。

定销商品房建设是邹区镇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走进今年1月刚刚交付的泰村花园(三期),白色和棕色相间的外立面处处透露着现代小区的简约美。虽然距离主城区有20多公里,小区却丝毫不逊色于城区的商品房住宅小区。

小区不仅有景观园林系统,还有休闲健身、观赏游乐等多功能活动区域。“新小区环境好、设施全,每到傍晚,附近的泰村花园一期、二期的居民都会来三期散步。”泰村花园(三期)物业负责人张伟东说。

泰村花园(三期)仅仅是高新园(邹区镇)全力推进定销商品房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高新园(邹区镇)心系百姓安居,全力推进定销商品房权证办理及物业服务市场化机制改革“破冰”。自2023年5月起,已陆续交付定销商品房3663套,让1900余户邹区群众拿到了新房钥匙,目前已集中办理409本房产证。明年,邹新花园D区、岳津新苑等2个定销商品房项目也即将迎来交付,更多邹区群众将住上质量优、环境美、配套齐的圆梦新居。

安置房建设品质“提标”

不仅是泰村花园(三期),从去年开始陆续交付的卜弋花园、邹新东苑一改传统的安置小区建设模式,均采用定销商品房模式建造,解决了居民对于安置房建设的“急难愁盼”。其中,卜弋花园是邹区镇首个定销商品房安置小区,总投资3.5亿元,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小区由5栋24层高层住宅楼、2栋商业建筑以及地下车库组成。小区从规划、建设到交付均以商品房标准进行。“所有户型均按照‘三房朝南’设计,顶层加建保温防漏‘闷顶’,满足安置群众对住房高品质的要求。”邹区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健说。

作为高新园(邹区镇)目前体量最大的商品房性质安置小区,邹新东苑地处镇区中心地带,紧邻泰富时代广场、常州有光实验学校、有光公园,周边商业繁荣、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小区配套设施完善,包含基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室外健身器械、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物业服务用房和便利店,着力为所有业主创造优美、温馨、宜人的居住和交往空间,并充分运用现代园林景观元素,打造集休闲健身、观赏游乐等多种功能空间为一体的现代化小区。

安置小区管理“提质”

建好安置房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写”好安置房管理的后半篇文章。

“我对新小区最满意的就是停车位的管理,不会出现抢车位、乱停车的现象。”家住卜弋花园的邹建刚对小区车位的管理非常满意。住在邹新东苑的居民施桂兴则表示,新小区随时有保安巡逻,保洁也很负责。虽然小区目前处在装修高峰期,但他在小区内没见过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

“小区配备16名保安,每隔2个小时巡逻一次,对小区建筑垃圾倾倒等问题,我们都会定点巡查。”邹新东苑物业服务处项目经理张杰告诉记者,小区自去年交付以来,物业一直按照商品房小区的要求进行管理,小区环境整洁如新。

邹区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参考邹区镇商品房小区平均物业服务收费标准,核定卜弋花园、泰村花园小区的物业费备案价为1.2元/平方米/月,邹新东苑物业费备案价为1.5元/平方米/月。考虑到搬迁安置户实际承受能力,经充分研究决定,目前三个小区按照一定的折扣标准收取物业服务费,同时严格坚持“降费不降标”,按照备案价的标准为业主提供物业服务。

合理的定价、良好的物业管理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目前小区2024年物业费的收缴情况高于预期。”常州中吴宾馆服务有限公司卜弋花园项目经理周志刚说。

安置房办证难“破冰”

“房子没有证,心里总觉得不踏实,现在终于有房产证了,一家人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邹建刚拿到不动产权证后,笑着翻来翻去看了好几遍。

安置房权证办理一直是群众最关心、最切身、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去年,钟楼区28个安置房权证办理项目全部完成不动产(大证)出让登记工作,卜弋花园小区项目正是其中之一。从去年底开始,卜弋花园187户居民就陆续拿到了409套定销商品房的不动产权证(小证),这也是钟楼区定销商品房性质的搬迁安置小区首次集中办理权证。

近年来,高新园(邹区镇)始终聚焦解决定销商品房权证办理固有难题,区、镇、村“三级联动”,围绕分配析产、登记备案等不同环节,定期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和意见建议征询会,联合区住建局、区税务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等现场解决问题,成功率先试点开展定销商品房权证办理。据了解,泰村花园(三期)、邹新东苑等刚刚交付不久的定销商品房小区业主也已经可以凭相关证明办理不动产权证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提标”到“提质”,再到“破冰”;从“忧居”到“安居”,再到“宜居”,钟楼区聚力攻坚高效能社会治理,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创新导入“信托制”物业治理,探索城中村改造自主更新模式......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住房保障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必须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未来,钟楼将把住房保障这项利国利民的实事持续推进下去,让更优质的民生保障、更优解的基层治理广泛惠及钟楼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