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费金晶:勇做法治建设排头兵
发布日期: 2024-06-05    来源:司法局  浏览次数: 
 

费金晶作为西林司法所骨干,长期下沉村(社区)开展家事调解工作。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民事调解服务辖区基层治理的工作思路,注重总结调解经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将和谐调解贯穿案件始终。以案释法,教育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一、强化专业能力,树牢政治方向

新形势下调解工作专业性极强,运用传统的磨嘴皮、打感情牌等方式已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更要求调解员掌握丰富的政策法律法规知识,以及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该同志在日常调解工作中,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定政治信念、永葆政治本色,坚持以人为本,认真把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办,坚持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法律法规精通,业务素质过硬。本科专业就是法学,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司法所工作,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坚持勤奋学习,认真钻研,熟练运用各项政策、法律法规、技巧方法,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化解家庭矛盾。

二、坚持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庭的稳定和谐关乎着社会的安宁和每个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家事案件往往夹杂着当事人的嬉笑怒骂、恩怨情仇,面对着复杂琐碎的家事纠纷,她付出真心、耐心和智慧,更付出大爱、尊重和理解,把当事人当亲人,当事人亦把她当家人。基层问题错综复杂,群众矛盾千变万化,仅靠调解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在调解工作中,该同志始终努力带领调委会成员把工作重点放在“防”字上,认真摸索研究各类纠纷的特点和发生规律,定期同各村治保主任联系沟通,深入了解居民工作生活情况,健全调解网络,逐步形成了司法所抓全面,村委抓片,网格员抓户的调解组织网络。采取得力措施,防范到位,抓早抓小抓源头,对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化解,确保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作用,发现矛盾纠纷后,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有效化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坚持调防结合,标本兼治。

三、统筹调宣协同,营造法治氛围

该同志身兼数职,既是人民调解,还是一名普法宣传员。联合专业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为西林街道举办形式多样的法律知识讲座15场,现场接受各类咨询答疑200余次,普法讲座受众人数约3000余人。以案释法、跨前一步预防矛盾,通过婚姻家庭、赡养抚养、物业纠纷、侵权纠纷等案例的讲解,把涉及的法条予以生动形象的解读,用最朴实的语言,努力将法治宣传、纠纷预防、思想疏导贯穿始终,更是将法治信仰根植在人们的心中,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通过普法宣传,第一时间将人民调解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唱响了法治宣传的主旋律,更提高了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