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走进钟楼>>钟楼文化>>地名>>内容
为常州仅次于金陵驿的大驿站,以常州古城毗陵命名。
旧时位于古城朝京门西,毗陵驿早先在城内的驿桥,后迁至城西,宋咸淳《毗陵志》载:毗陵驿在天禧桥东,枕漕渠。宋时,因漕渠南通荆溪,毗陵驿曾改名荆溪馆。元时,改为水马站。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武进站,迁于朝京门(西门)外一里。洪武六年(1373)改武进站为毗陵驿。正德十四年(1519),又迁毗陵驿于朝京门外百步(近篦箕巷附近)。至清末变动。清康熙、乾隆南巡江南,均由毗陵驿入城。
据史志记载:清代省置驿站40处,常州府辖毗陵、锡山二驿。光绪九年(1893),最后一次复建毗陵驿,建有木牌楼、驿门头、马王殿、挂号房、马棚槽、兽医棚、槽头等,设有驿马56匹、船15艘、马夫34名、水夫82名、水手45名。常州毗陵驿最后一位驿承刘盘生(1883一1937)是朝廷授予常州府最后一名全行命官,负责毗陵驿站的全部事务,并管辖常州府范围内的漕运。
民国初年(1912),废制商制,驿站也取消,空地改为惠商推栈,后又建慧商商场,现遗址未存,立“毗陵驿”碑亭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