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林街道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和要求,紧扣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深入推进各项重点目标任务,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提高群众法律意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法治政府职责
以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不断强化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结合街道工作实际,认真总结去年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客观分析形势,制定了今年度工作计划。二是落实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年初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各部门、村的目标考核,细化了工作内容,夯实了工作责任。三是加大了对部门、村依法行政工作的协调指导工作力度,政法和社会综合治理局始终保持与各部门、各村的密切联系,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介入,街道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加以指导协调,实现了对依法行政工作的动态管理,有效提高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促进了全街道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平稳推进。
(二)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氛围
加强依法行政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建立例会学法制度、专题法治讲座和集中培训制度,加强法治教育、提高法治意识。加强街道干部、执法人员、企业经管人员的普法力度。以全民普法教育为主线,深入开展以宪法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广泛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三)严格文件审查,健全依法行政制度
严格执行上级关于行政执法的相关要求,实行逢文必审,严把法律关,凡需要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印发的规范性文件,均审查依据是否充分,内容是否违反法律、政策,程序是否合法。对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事项则通过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来扩大政府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规范性。严格按照要求公开信息,做好信息梳理工作。街道重大事项决策事项全部经党政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如征迁补偿款发放、人事任命、项目招标等,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相关制度,充分体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第三方评估论证机制,确保决策更加科学。
(四)规范执法行为,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
坚持依法行政,执行党工委、办事处决定,服从人大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及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的桥梁纽带作用,提高决策的合法性、执行性。严格遵守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加大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力度。明确并公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各部门的各项职权的程序、办事依据、相应责任,优化权责事项流程,避免和解决职责不清、交叉重叠、责任推诿、矛盾上交等问题,真正做到服务于民。加强效能督查和绩效考评,切实抓好执法依据梳理和执法职权的层层分解,真正让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等刚性规范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完善政务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及村级便民服务点建设,全力促进行政审批便民、公开、高效运行。
(五)转变服务职能,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一是援法议事全覆盖,固定场所“亮”出来,对现有法治文化长廊、法治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各类阵地进行提档升级,融入“援法议事”元素,作为主要场所。严格把好“援法议事”人才遴选关,将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专家、老模范及专职网格员、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等吸纳进来,建立议事平台“人才库”,同时鼓励法律顾问参与到“援法议事”活动中,壮大法治力量。用乡音传法音,让议事“接地气”。二是由法律明白人带动法治新活力,今年以来“法律明白人”引导法律援助案件1件,化解矛盾纠纷4件,“法律明白人”已成为倾听民意、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党群“连心桥”。三是构建基层矛盾化解体系,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融入进网格化工作。加大对各种利益纠纷的调处力度,畅通信息渠道,提高排查隐患、化解矛盾工作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持续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把风险隐患消除在源头,把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依法维护正常信访秩序,为建设平安西林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引导法律服务125件次,化解矛盾纠纷285件次,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六)完善各项机制,保障社会稳定和谐
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认真开展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保护妇女儿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充分结合全要素创新网格化工作,做到精细排查,遇到问题积极化解,力争将问题解决在基层,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我街道建立健全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考评机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机制等,进一步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了保障街道域内的社会公共安全。
二、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不足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没有充分认识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真正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二是法律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方式需要创新。三是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打造公开政府、透明政府有待努力。
三、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聚焦关键环节,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充分发挥调解组织在基层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依托人民调解体系,将调解员队伍与网格员队伍深度融合,构建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发挥人民调解员、专职网格员扎根基层、深入了解情况的优势,扩大基层纠纷化解触角,确保纠纷勤排查、早发现、快解决,切实维护平安稳定。
2.聚焦法治护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立足区域发展实际,依托街道、司法所,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对接东岱村委西港工业园,根据内河港口产业链特色和法律服务需求,整合调配律所和律师队伍,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建立法律服务工作站,提供集成高效、便捷开放、协同联动、智慧精准的法律服务。
3.聚焦重点人员,抓好特殊人群管理。强化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后续照管工作力度,以预防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为目标,加强调查评估、交付接收、管理教育、解除矫正等各个工作环节,做到建档造册、分类管理,确保规范运行。深入推进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效,努力使工作落到实处。
4.聚焦群众需求,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加强依法行政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建立例会学法制度、专题法治讲座和集中培训制度,加强法治教育、提高法治意识。以全民普法教育为主线,深入开展以宪法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结合“八五”普法规划,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